• 生策會引領生醫產業向前行 
  •   
      
作者:徐玉君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067期      出刊區間:2019/11/29~2019/12/05


上周生醫大事件當屬今年生策會的第六屆新任理監事名單,三五名當選理事中,科技業占了十一席,僅次於醫院代表的十二席,為貫徹政策倡導多年的資通訊(ICT)連結生醫產業發展趨勢,除會長由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擔綱外,副會長選任三位擔負橋接產業連結的重任,分別是前台大醫院院長楊泮池、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院長蔡長海、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期望在這樣的結構下,推動生醫產業新的成長動能與契機。

會長翁啟惠表示,台灣掌握國際市場的資訊脈絡,而醫療水準更是全球第一,因此,資通訊鏈結生醫產業已是醫療趨勢,未來生策會將積極尋出明確的方向推動台灣特色走向國際。楊泮池也指出,目前已投入生技產業的科技公司,去年所創造的產值高達十一.五兆元,只要有一%切入生技產業,就可以創造一一五○億元的產值,若能占十%,產值就是一.一五兆元,這樣就將有機會讓台灣的生醫產業進軍國際舞台。



資通訊+生醫成就醫療供應鏈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分析指出,台灣目前生醫產業產值約六二七億元,僅占全球總產值的○.一八%,但是台灣的GDP占全球○.六六%,以七五億人口占比來看人均產值為○.二三%,顯示從人口比例或產值來看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再者,台灣人口年齡中位數已達四一.五歲,與日本四四歲、韓國四二歲相當,美國三七歲相對年輕,中國二○年前是二七歲現在也變成三七歲,印尼、越南都二○多歲仍很年輕,台灣人口老齡化,醫療健保需求增長,但台灣醫療產品多仰賴進口,幾乎是「逆差一面倒」,因此,未來生醫與ICT結合,首先應先滿足內需市場。

國防醫學校長查岱龍表示,科技的創新成果要轉入醫療應用確實有難度,新藥開發、新治療方式或新治療儀器,都需要經過嚴謹的「實證醫學」臨床試驗,就醫療角度而言是曠日廢時的;而資通訊產業有不同的面相,講求的是快速、創新、不斷更新、但目地都為了追求更精準,看似面相不同,實際追求的結果是一樣的;所以,創新如果沒有產品就不叫創新,能結合資通訊創造精準的醫療成果,可望有一番新光景,未來發展的目標絕對不只是台灣,而是放眼全球。



醫療場域提供實證醫學



成大醫院校長沈孟儒則舉例,成大醫院向日本Toshiba採購醫療顯示設備,當中的4K面板就是醫院隔壁的群創生產的,出廠價六萬元,出口日本再賣回來台灣繞了一圈變成四五萬元,如果結合台灣的資通訊做成醫療設備,成本可能可以降更多;因此醫療與科技業的合作是必要的,醫院可以提供很棒的臨床實驗場域,提供大數據與業界合作,有機會進一步行銷全球。

彰基醫院院長陳穆寬指出,醫療與科技的結合是時代趨勢,例如,今年彰基招考醫師,內、外科都爆滿,但病理科招不到人,問題就在學生擔心AI將取代病理判讀的趨勢。不過,他表示醫院很多的創新都還在研究階段,結合資通訊產業將斷層銜接起來,就會有更多的創新思維。

保瑞董事長盛保熙則表示,科技與醫療接軌早就該做了,IT的價值是用創新解決問題,醫療在面臨高齡化趨勢下,服藥是一大問題。他舉例,公司與科技合作一款晶片,透過藥物植入晶片追蹤病患用藥時間有很大的幫助…。台灣健保資料庫也是一大優勢,透過區塊鏈的應用將有很多面向的發展機會。

今年由醫療界與科技業合作掌舵的生策會將發生大的質變,雖然合作的趨勢、架構、歷程不會在短期間見到成果,但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次生策會年會論壇,各自抒發的訊息與期望,在在為生技醫療產業埋下可觀的希望種子。

回到投資面,筆者近期也將生醫的投資趨勢鎖定在數位醫療,這樣個醫療趨勢就需要科技與生醫的結合,大數據的應用、創新的商品化實現、內需市場的耕耘與開拓國際市場的思維,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台灣醫療體系場域,是提供業界需求新思維的關鍵,醫療端包括醫生、病患的需求都來自於醫院,產官學研應敞開心胸,多聽、多看,能完成醫療系統供應鏈格局的,非科技與醫療在全球排名第一的台灣莫屬。

近期第三屆醫療科技展開展,主場還是醫療院所,投資人可前往參觀,從醫療端了解需求連結投資,才能在未來數位醫療趨勢中,尋找長線投資標的,不少與醫療端合作開發的業者包括中天(4128)、普生(4177)、安克(4188)、保瑞(6472)、長聖(6712)、大江(8436)等,均可持續關注。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