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漲量增、修正量縮 有利多方  成交量能放大或為波段攻勢引信
  •   
      
作者:黃俊超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239期      出刊區間:112/03/17~112/03/23

指數區間震盪,類股持續輪動,操作可從技術面著手,搭配業績、股利政策等題材觀察,成交量能放大個股相對具有優勢。
美國銀行連環爆,對股債匯市都帶來衝擊,也將影響聯準會的升息步調,台灣加權指數在反彈三二五○點後,回檔修正跌破短期均線,技術指標與均線顯示短線震盪機率較高,不過季線上揚來到一五○四二點,具一定程度支撐力,三月底前年報將全數出爐,股利政策與融券強制回補,為部分個股上漲的燃料。



股價將回歸基本面



櫃檯指數在二○日均線附近震盪,與費城半導體指數位階差不多,屬相對強勢,加權指數跌破二○日均線,德國與法國股市則受美國銀行股影響,同步修正至六○日均線後彈升,Nasdaq、日經指數與香港恆生指數回落至中長期均線糾結處,S&P 500與南韓指數在半年線上下,道瓊指數跌破所有均線最為弱勢。

總結來看,台股表現仍維持中上水準,權值股撐住盤面是重要因素,而自去年第四季起的反彈,主要架構在技術面與籌碼面上,搭配市場預估產業將於上半年陸續落底所帶動,不過加權指數在反彈約前波修正五四%後,獲利了結賣壓陸續出籠,畢竟業績面臨去年同期的高基期,庫存壓力雖有減輕,不過需求何時真正復甦仍是未知數。

盤面輪動格局與族群群體性表現漸趨轉弱,攻擊模式從面退回到點,主要依據個股自身題材表態,預期行情在無基之彈過後,將會回歸營運基本面,畢竟處於高利率環境,加上總體經濟變數仍多,風險控管與資產配置調整為投資重要關鍵,近日美國公債殖利率因避險需求而下滑,顯示資金已開始加速挪移,對科技股的壓力也可望跟著降低。

電子類股最強勢重心是IP股,指標股是今年漲幅超過七成的創意(3443),且具族群性,與力旺(3529)、世芯KY(3661)、晶心科(6533)、M31(6643)、愛普*(6531)、智原(3035)等持續向上比價,也帶動IC設計與高價股表現。

另外可以留意被動元件類股,雖然標準型短時間仍難復甦,不過庫存歷經數季去化後,落底訊號逐漸浮現,其中龍頭國巨(2327)利基型比重高,營運表現優於同業。工業電腦、資安、光學、網通等產業,近期都有獲得量能挹注,維持輪動格局不變,可持續在強勢股中尋找操作機會。

台股殖利率總能名列前茅,而在高利率環境下,殖利率雖無法提供股價攻擊動能,不過至少還能給予一定程度的防守的力道,去年各國央行收資金進而壓抑評價,可留意當中部分交易量偏低的個股,業績表現、展望與股利政策並不算太差,若點燃量能增溫的引信,股價或將有機會展現異軍突起的攻勢。



滾量有利開啟波段攻勢



量先價行在股市中是有條件的正確,通常在波段性的上漲之前,會有一段吸納籌碼的時間,此時量能不一定大,重點在於達成換手目的,低檔無量則代表籌碼沉澱,而攻擊時量增價揚是上漲最好的走法,量價配合即上漲量增而修正量縮,高檔若見周轉率過高,要留意是否出現過熱現象,另外,若出現突兀量,也可能是攻勢暫歇的訊號。

成交量之於股價,猶如汽油或電力之於車輛,沒有成交量則股價很難有太大表現空間,至於量能的大小是與自己過往比較出來的。以精確(3162)為例,去年中日均量低於一百張,隨著量能逐漸增溫,搭配業績逐步好轉,二月營收年增逾四倍並創下新高,成交量能放大至二萬張以上,股價也創下歷史新高。

股價創下○四年七月以來新高的華孚(6235),去年底的日成交均量僅約二○○○張上下,不過業績持續攀升,一、二月營收皆逾四億元,年增率分別為三三.九%與四四.五%,股價帶量突破盤整,均線從糾結轉為多頭排列,上漲量增而修正量縮,近十日均量已提升至四萬張,可持續沿著短期均線操作。



泰詠、建新國際 待量再攻



同樣狀況也發生在去年的旅遊、觀光類股,股價反應在事件發生之前,基本面要有超前部署的想像力,操作適合從籌碼與技術面觀察。而今年以來表現脫胎換骨的類股,則是餐飲、飯店、電力、系統整合等,過往的成交量能相當低迷,題材有因為復甦、政策、產業趨勢等眾多原因,不過最終的重點,還是在於能夠轉化為成交量進而推升股價。

泰詠(6266)為PCB基板組裝加工廠,去年母公司淨利三.二九億元、EPS三元,擬配發現金股息一.二元與股票股利一.二元,去年第四季已在上海與蘇州廠增加新SMT模組,提升製程能力及增加產能,也擬在新竹擴大產能。元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二月營收雖月減兩成,不過較去年同期成長四四%,前二月合計成長五一%。代工服務持續聚焦少量多樣、高難度與尚未成熟市場。

建新國際(8367)為國內整合性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營運地點在台中港,去年室內煤倉第一期完工並開始營運,碼頭倉儲空間也接獲不少離岸風電電廠訂單,一九年取得高雄港洲際二期獨家卸煤碼頭經營權,預期今年下半年投入營運,台北港今年動工,預期明年投入營運,三大港口持續布局,營運可望隨著台灣經濟再次起飛。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