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買點到了嗎?  從台股獲利王看股市方向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194期      出刊區間:2022/05/06~2022/05/12


台積電(2330)股價由元月十七日的六八八元,一路回檔至四月二十八日的五二三元,回檔近二四%,來到五○○元上方,到底現在的台積電可不可以買?

應該可以這樣來說,台積電之所以被稱為護國神山,主要有幾個特點:首先,台積電是全球半導體製程最先進的公司,遠超過南韓三星及美國的英特爾。

也因為台積電的獨特性,或為地緣政治上極為重要的全球戰略公司。最簡單的例子是,俄烏戰爭之中,半導體產品被禁止賣到俄羅斯,立馬對俄羅斯的武器,包括:飛機、飛彈,甚至坦克等造成生產的困難,凸顯出半導體早已是戰略物資。

可以再試想一下,美國先進武器中,必須要有最精密的半導體,那麼中國軍事武器也是一樣。所以掌握半導體就可以取得最大戰略優勢,而台積電領先全球的製程,更是重中之重!而台積電之所以必須到美國設廠,基本上是政治目的大於經濟利益!



台積電獲利成長不變



再者,對台灣而言,有台積電的護國,不僅可以打造更完整的供應鏈體系,近年來更進一步拉動台灣內需經濟,從薪水提升、中南部房地產的回升,只要打出台積電這三個字,都會產生不小的附加價值。

更重要的,對台灣的GDP及股市更產生明顯推升效果。若以全體上市櫃公司整體的獲利表現,更可以看到台積電的重要性!

二○一九年,也就是美中貿易戰開打的第二年,台灣全體上市櫃公司的純利為一.九九兆元;二○二○年疫情開始全球蔓延,台灣上市櫃公司純利的總和不減反增,來到二.四六兆元。

到了二○二一年,台灣的經濟情勢又更為突出,全體上市櫃公司的稅後純利跳升至四.二九八兆元,創下歷史新紀錄。

其中,半導體產業尤其是台積電,是推升上市櫃公司純利大跳升的最大功臣。

二○一九年,台積電的稅後純益為三四五二.二六億元,EPS為十三.三二元,占上市櫃公司純利一.九九兆元的十七.三四%。

二○二○年,台積電的稅後純益達到五一七八.八五億元,EPS十九.九七元,占當年上市櫃公司純利二.四六兆元的二一.○四%。



台積電獲利再創新猷



二○二一年,上市櫃公司純利合計為四.二九八兆元,而台積電稅後純益為五九六五.四億元,EPS二三.○一元,所占比例為十三.九%。

由上述即可以理解到,台積電在台灣,甚至台股的重要性;到了今年第一季的稅後純益達到二○二七億元,再創歷史新高紀錄,年增率更達到四五.一%,毛利率也上升至五五.六%,EPS來到七.八二元,不斷在創造歷史。

但在此同時,股價反而走低,從六八八元跌到最近的五二三元,跌幅近二四%,使得近兩年不斷高喊存股台積電的投資人十分錯愕!到底出了什麼事?

一如先前所說,也因為過去幾年,台積電強力的獲利成長能力,一舉攻過台股三○年來難以突破的一二六八二關卡,甚至在今年元月五日還一度攻抵一八六一九.六一點的歷史新高。

其後隨著台積電走跌,也令指數向下探底,所以,台積電何時止跌?是觀察台股漲跌方向最大指標。

台積電第一季獲利創新高,但股價卻回跌,基本上是反應過去幾年全球半導體的榮景已有滑落的可能;另一方向,也代表著本益比的修正。

一定要理解,過去幾年半導體的大榮景,是全球幾個變數恰好撞在一起的結果。其中,第一個就是美中貿易戰,自二○一八年第二季美中貿易戰開打,隨著情勢升高,甚至還拉高至美、中對抗的層級,於是半導體就成為美國打擊中國最重要的工具。



即使景氣反轉 它仍不變



禁止台積電出貨給華為,這是一個重要關鍵,當華為拿不到台積電以及其他先進製程的晶片時,華為就垮了一半,重創華為的發展,其他的中國廠商擔心未來可能被制裁,於是大舉囤貨,這是半導體產能吃緊的第一個訊號。

到了二○二○年,疫情開始爆發,供應鏈先受到影響,不久貨櫃航運出現大塞港、運輸不順,擔心生產會受到影響,所謂的超額訂單便因此產生。

也因為疫情爆發,為因應線上會議以及授課需要,也令NB、PC的需求突然爆發,再加上電動車快速發展,以及醫療用品的需要增加,令半導體業者生產不及,晶片荒於是出現了。

這也是為什麼,在去年不僅半導體晶片業者的業績大好,IC設計公司也在晶片荒之中迅速成長,甚至連過去競爭力較弱的IC設計公司,也可以大發其財!造成去年股價的大漲。

也因為如此,造成近兩年多年,全球半導體晶圓廠的紛紛進行大擴產!根據各廠的情況,最快在二○二三年,將有二九座晶圓廠將投產。果如此,半導體的大榮景可能就有壓力了。

不過,對台積電而言,先進製程占一半以上,也許下一個階段成熟製程的價格可能會鬆動,但先進製程的獲利仍可維持穩定,對台積電而言,即使是半導體景氣出現修正,但對台積電的壓力應該比較小,但對其他業者來看,壓力可能比較大!

但也因為市場已經提前預期,就看本益比的修正到什麼位置?如果以今年台積電的EPS來預估,可能會到三○元左右,而明年也應該可以維持在這個數字之上,屆時台積電可能會再提高配息幅度,股價接近五○○元,或更低時,似乎是台積電的中期介入點。

除了台積電之外,接近八○○元的聯發科(2454)支撐力也在轉強中。

再者,去年對台股有具大貢獻的貨櫃三雄,股價早已經過大修正之後,此時反而展現較強多頭力量。



貨櫃三雄今年獲利再創高



以去年的純利來看,長榮(2603)稅後純益為二三九○.一五億元,EPS四五.一八元,創下歷史紀錄;陽明(2609)則賺了一六五二.六九億元,EPS四七.三三元,也是史上最佳。

再加上萬海(2615),稅後純益也賺了一○三三.四三億元,EPS四二.三五元,寫下歷史紀錄。合計長榮、陽明以及萬海,這三家公司稅後純益達到五○七六.二七億元,占去年全體上市櫃公司純利的十一.八%。這對台股整體獲利衝過四兆元以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也因為去年下半年之後,市場對貨櫃三雄今年的獲利有疑慮,造成股價領先回跌。歷經了一段時間調整之後,可以看到貨櫃三雄的獲利在今年第一季,甚至上半年,又會比去年好,所以股價反而較有上漲空間。

以長榮為例,第一季營收為一七○八.一六億元,又創下新高,比去年同期成長八九.九%;陽明第一季營收達到一○六七.○四億元,成長七一.三%,又是歷史新高;萬海第一季營收為八○五.○二億元,成長一○八.五%,也同樣是歷史新高紀錄。

也就是說,今年貨櫃三雄的獲利沒有走低,反而又創新高而上,值得注意的是,貨櫃航運的運價皆以美元報價,在近期新台幣回貶之下,可以因此受惠,因而粗估今年第一季,貨櫃三雄的稅後純益可能會達到二千億元。

在此之前,台積電第一季已經公布稅後純益達二千億元以上,若再加上貨櫃三的獲利,合計將超過四千億元以上。故而,今年第一季全體上市櫃公司的獲利,有機會再向一兆元以上挑戰。



航空運輸熱度未減



所以,下一個階段,貨櫃三雄在股價型態上,尤其是長榮及陽明再次出現多頭格局,也許會成為大盤在五月份的中流砥柱。

在此情況之下,航空股的華航(2610)以及長榮航(2618)也維持多頭格局,對照航空貨運的中菲行(5609),去年獲利也創下新高,來到二三.一億元,EPS為十六.九八元,預計將分派十.二元現金股息;另一家捷迅(2643),去年稅後純益為二.九一億元,EPS為九.七二元,也是歷史紀錄,將分派五元現金股息。

不論是中菲行或是捷迅,技術面上都是整理一段時間,如果近期公布的四月份營收,可以維持繼續成長局面,股價就有再進一步走高空間。

此時,可以回頭再看遠雄港(5607),股價自七四.七元,回到五○元上下,也就是年線左右,預估年線有一定支撐,對照第一季營收為八.○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五○%,若四月份營收可以再走高,就會有利再次展開彈升。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