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自貿區概念股崛起  台灣行情系列(二十八)
  •   
      
作者:江文勝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068期      出刊區間:2019/12/06~2019/12/12


太羨慕了!好「薪」情,中櫃(2613)基層員工調薪逾三七%,雖公司澄清只是個案,但美中貿易戰、台商回流效益顯現,台灣自貿區受惠股似乎越來越有看頭!

二○一三∼一九年期間,中國上海自貿區從規劃到實施,最後成效不佳,相關概念股大起大落,對照台灣的自貿港區好整以暇,準備迎接回流台商,台灣自貿港區受惠股在遠雄港(5607)股性轉變,迅速拉出波段漲勢之後,相關受惠股也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



中國自貿區股的大起大落



觀察中國從一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國務院批覆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一五年四月二十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範圍,這段期間自貿區受惠股大漲數倍,像運輸物流及配套產業的華貿物流(603128.SH),從二.三三五人民幣大漲到十八.六九人民幣,漲幅高達七○○%;也是物流業的上海物貿(600822.SH)漲幅也有五○四%;ST長投(600119.SH)更飆漲八一○%。

惟大陸資金管制,及地方政府因為稅收可能減少而消極抵制,廠商進駐意願不高,使得上海自貿區運作並沒有很成功,受惠股的業績趕不上股價拉升速度,加上一八年起美中貿易戰開打,上海自貿區受惠股跌回原點甚至破底。

再來看,一八年中國要將海南島建設為自由貿易試驗區及自由貿易港,雖短暫激起如海南橡膠(601118.SH)、羅牛山(000735.SZ)、海南瑞澤(002596.SZ)、海汽集團(603069.SH)、欣龍控股(000955.SZ)、海航創新(600555.SH)、海南高速(000886.SZ)等多頭熱情,但最終仍抵不過美中貿易戰掀起的台商及外商企業外移衝擊,股價持續走空。



台灣自貿港區受惠股崛起



美中貿易戰一時難解,中國更失去勞力成本優勢,未來將大陸生產基地撤出、回流台灣的製造業,要重返大陸的機會微乎其微。

回頭看台灣,國壽這幾年全台收購倉儲用地,從瑞芳、桃園到台中烏日,陸續投入超過百億元資金,開發六座大型物流園區,就是為了應付台商回流帶來的倉儲物流需求。甚至中華郵政也在桃園推出的物流園區,預計最快年底公告「北台灣郵件作業中心、訓練中心」二棟、共六萬坪的興建標案,經費至少五○億元起跳,還將加碼釋出一.二萬坪倉儲空間,最快明年首季對外招租。國壽、中華郵政都心動,就可以想像台商回台設廠所帶動的物流倉儲商機有多龐大。

當然最具吸引力的還是台灣的自由貿易港區,有五大海港與一個空港,基礎建設搭配稅制優惠,在十幾年前就都已經建置好,碰巧這十幾年來台商將生產基地外移中國,讓台灣的自貿港區乏人問津,如今台商回台設廠,美國也鼓勵前五○○大企業來台投資,讓沉寂已久的台灣自貿港區一夕間成為搶手貨。這也是為何遠雄港(5607)○三年取得政府BOT案蓋的航空城,五○年經營權已過十六年期間卻只蓋二廠區,但卻要在未來二年再增加五個廠區的重要關鍵─掌握大量、穩定且長期的客源(詳情見本刊前幾期)。

連外資都認同遠雄港的重要戰略性,最近大幅度的加碼,讓原本股性溫吞的遠雄港出現剽悍的漲勢,原因莫過於,過去獲利低度穩定的遠雄港受惠台商回流設廠,長線業績將出現爆發力。

遠雄港是個重要指標,是純度最高的自貿區受惠股,遠雄港的大漲也帶動在台北港有四公頃土地、台中港有四萬坪土地、最近標到高雄港土地,同時轉投資的中科國際物流更是中科地區唯一有設倉儲的(八千坪)物流公司建新國際(8367)跟進大漲,台灣的自貿區受惠股在遠雄港、建新國際股價大漲的帶動下,慢慢一檔接一檔浮出檯面,這個族群會有越來越多的個股加入。

嘉泥(1103)主要在台北港興建卸煤及卸砂石密閉式倉儲及自動化裝卸設備,國產(2504)持有一○○%的台北港埠通商,在台北港第二散雜貨儲運中心,投資經營大宗散雜貨物流或砂石、水泥散貨儲轉。

其他還有中鼎(9933)一○○%轉投資的俊鼎機械及中石化(1314)一○○%轉投資的兆欣化學工業,則在高雄港從事貿易、倉儲、物流、轉運及港區貨棧等業務。華城(1519)轉投資持股一○○%日立華城在台中港區更爭取到國內離岸風機塔架內變壓器及機電模組訂單。榮運(2607)轉投資台北港貨櫃碼頭十六.五七%,另貨櫃相關業務還有中櫃(2613),宅配物流相關的嘉里大榮(2608)、宅配通(2642)也在這股趨勢下,業績緩步加溫。



中櫃調薪幅度大意義非凡



其中,中櫃經營港埠碼頭及內陸貨櫃集散站,主要從事碼頭貨櫃裝卸及內陸貨櫃集散站業務,並先後於基隆港、高雄港、台中港與五堵站提供服務。中櫃業務中以船舶裝卸業務比重最高達六三.二九%,其次櫃場作業三二.二八%,維修作業占四.四三%。台灣受到貿易戰帶動,貨品前往台灣中轉需求增加,以貨櫃場裝卸為主要業務的中櫃受惠需求程度大增。

 經營階層改組脫胎換骨:中櫃經營階層改組,經營階層都是來自該相關領域的老牌公司或專業經理人。像最大股東大同通運持股二一.二一%,大同通運集團的還有大統海運持股八.七%,本源鐵路承攬持股一.六五%,合計就超過三○%,大同通成立近七○年,主要從事港埠經營。目前持股十四.六二%的大股東富望投資,其母公司就是上市公司中航(2612),不僅如此,中航每個月仍從市場持續加碼中櫃,中航主要營運為內陸貨櫃運輸及物流業務,加碼投資中櫃,也是希望未來強化合作,提升雙方業務互補效果。另前陽明(2609)策略長吳清泉當選新任董事,也有助於中櫃長線的營運規劃。

 台中港自貿港區最大碼頭經營:包括台中港貨櫃集散站(九∼十一號碼頭)共有八一九八二坪、台中港貨櫃集散站(三一號碼頭)有四一七九七坪(詳見照片附圖)。使得中櫃在台中港貨櫃碼頭裝卸量市占率高居第一達三八%,高於市占率第二長榮的三二%,以及第三萬海的三○%。

 五堵集散站逾三萬坪可望規劃物流倉儲:過去因為基隆港腹地小,該站主要作為基隆港貨櫃集散站,但隨著基隆港功能逐漸被台北港取代,未來若能改變用途,將可望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因鄰近中山高及北二高一.五公里,距離基隆港僅十四公里,往來大台北地區交通極為便捷,為倉儲貨運、物流批發及商務中心的理想地點,公司未來若規劃為倉儲物流使用,將可望長線挹注公司穩定獲利。

 明年維持獲利及配息:雖然○四年曾涉及掏空,在經營階層的大幅改組之後,經過十逾年來的組織改造,至今年已連續十年都維持獲利,且更連續六年配發現金股利。

雖根據新會計法則,新租用碼頭需編列折舊,致使今年獲利大減,不過二年後可望有回沖利益;儘管如此,中櫃的本業獲利卻大增,第三季單季營益率一路拉升到七.九七%的近十季新高,累計前三季本業獲利一.二五億元,較去年九五一九萬元大增三一.三二%,今年業績基期偏低,預期明年營運可望進一步明顯成長。法人估,中櫃今年全仍可維持獲利,且明年依舊能夠保有配息能力。

媒體報導,中櫃的基層員工調薪逾三七%,居所有上市櫃公司之冠,似乎已暗示著中櫃明年營運成長動能強勁!法人估,中櫃明年EPS有機會上看○.五∼一元,創近幾年新高。且中櫃每股淨值高達二一.九九元,股價在十四元上下整理已久,台商回流及自貿港區炙手可熱之下,價值遭低估的中櫃將可望獲得回來台商資金的青睞。

 具技術面及籌碼面優勢:技術面來看,中櫃所有均線糾結在十三.三五∼十三.六五元之間且全數翻揚向上,為典型的多頭排列,均線糾結合一後翻揚可望形成助漲力道。中線來看,周及月KD皆剛自低檔形成黃金交叉,中多行情啟動。籌碼面方面,除了大股東中航持續增加持股之外,目前董監持股高達四四.一一%,流通在外籌碼有限,且近幾年來現增溢價分別在十一.五元及十一.八元,短線急漲不追高,大股東現增成本與目前市價不遠,十四元附近再承接風險不大。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