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真的會一再重演!  貿易戰下的投資術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039期      出刊區間:2019/05/17~2019/05/23


可以想像未來全球經濟以及股市的發展,一定持續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下一個階段會如何發展?先來說一個歷史故事。

所謂的貿易戰,對美中兩強來說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是最後一次,不過,一九八○年代爆發的美日貿易戰,可以作為很重要的參考。

二次大戰後,美國開始駐兵日本,主要有兩個目的,第一是防止日本帝國主義再起;第二,幫助日本戰後重建,尤其為了對抗共產國際勢力,美國決定壯大日本經濟力,才有力量去抵抗蘇聯及中國。

就經濟上,扶植日本是美國政治決心,手段一定是透過經濟的策略來推動。

從一九○○年一直到二次大戰之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製造中心,兩次世界大戰造就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政治、軍事以及經濟的霸主。



日本戰後獲美國加持



當時,美國的鋼鐵、紡織產業極其發達,為了重建日本經濟,美國幫日本建立紡織業。於是,美國借款給日本企業購買棉花及機器,製成成衣之後再外銷美國,逐步返還借款。

有美國的支持之下,日本棉紡織品在美國的市占率,從一九五一年的十七.七%,上升至一九五七年的六○%以上,並同時成為全球第一大紡織出口國,這才短短七年時間。

再者,美國也大幅度對日本開放鋼鐵市場,令日本鋼鐵產業快速復甦、成長,日本鋼鐵在美國的進口比重,在一九五○年只有五%,但到了一九六八年,已超過五○%以上。

日本的紡織及鋼鐵業只是其中兩個例子,日本之所以可以從戰後廢墟重建,短短十年時間,重新打造出新的日本,絕對不是單純的經濟手段,而是美國全力加持才有這種結果。

惟用政治力量所扶植起來的經濟,畢竟無法長久下去,就像美國不可能無條件持續開放美國市場!而日本在經濟壯大之後,也必須作出回饋,對美國開放市場,這就是八○年代美日貿易戰的啟因。

當然美日貿易戰一開打,美國要求日本必須進一步開放市場,並在一九八五年的廣場協議中,令日圓開始升值,以市場以及匯率的手段進行貿易戰。

但面對美國要求,日本政界一開始也非常生氣,認為所謂的貿易戰,不僅僅是貿易、經濟問題,甚至會干涉到日本的內政,尤其那時所謂的「日本第一」高唱入雲,很多日本人並不把美國看在眼裡,並上街遊行,抗議美國、拒用美國貨。



美日貿易戰改變日本



二次大戰之後的日本經濟奇蹟,如果沒有美國,就沒有奇蹟的日本,但日本經濟大起飛之後,同樣也造成土地、房地產價格大漲,在產業升級上,還是有許多問題。

因為日本經濟起飛,主要是美國加持,但那時除了日本家電業之外,許多產業並沒有太強的核心競爭力。

這也是造成一九九○年代之後,電腦、網路產業高速發展,日本一直沒有跟上的主因。

到最後一如大家所知,美日貿易戰的結果,是美國贏了,同時間也影響了日本的政治結構。尤其一九八八年六月,爆發了前首相田中角榮的洛克希德賄賂案,令日本人民看到政府的腐敗,此後便影響日本政局,一直到現在。重點是日本最後是投降!

看到美日貿易戰的例子,如果把日本換掉,變成美中貿易戰,有非常雷同之處。

一九七八年,中國在鄧小平的主導之下,進行改革開放,旋即便爆發「中越戰爭」,打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正是中國對美國交心之戰。



美國也曾大力扶植中國



中國打越南,即意味著向美國表白,中國自此之後,並不與蘇聯在同一陣線(因為當時越南背後的老大是蘇聯),開始倒向美國。

一九八九年,改革開放的第十年,中國爆發六四事件,可以當成一次經濟上的修正。

一九九四年,中國進行人民幣匯改,二○○○年進入WTO,這正是中國經濟快速起飛的關鍵。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不斷在扶植中國,一路到加入WTO,這廿多年來,美國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開放市場讓中國產品大量輸入美國,令中國可以累積龐大的財富,而且經濟規模不斷壯大,終於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頗有與美國進行抗衡的味道!去年初,中國的宣傳影片「厲害了!我的國」,基本上就是反應這種心態。

在中國經濟壯大之後,美國開始要求中國要加快開放市場,以及人民幣升值。當然也引起中國的抗拒以及不滿,一如八○年代的日本。

同樣地,中國產業也沒有掌握到太多的核心技術,甚至違背、偷取美國智慧財產權,令美國十分惱怒!

再加上,中國變有錢了之後,也一路大炒房地產,這幾乎與當年的日本一模一樣。

問題來了,美國真正對中國動手了,美中貿易戰自去年開打,雖然中國仍企圖抵抗,但最後結果,會不會與當年日本一樣?恐怕不容樂觀。不要忘了,中國經濟起飛,每年大賺的貿易財,是因誰而有?美國的支撐,當然是重要原因。

最近川普有一段公開的演說,特別講到一點非常傳神:「中國每年在美國賺那麼多錢,卻把這些錢拿去打造軍艦,甚至航空母艦來抵抗美國,這對嗎?」

所以,美中貿易戰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在此情況之下,台灣的角色已經愈來愈重要。

過去廿多年,美國為了扶植中國,可以走向經濟、政治的開放,對台灣反而採取相對壓抑的態度,現在美國發現到中國市場開放有限,政治又走回頭路,不是當初所想的那般!進行掀起貿易戰,這時又凸顯了台灣重要性。



若美國加持台灣會如何?



如果美國再回頭加持台灣,那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可能就大大不同了!尤其討論多年的FTA,美國會不會適時給台灣?未來值得特別注意。

在這股潮流之下,台商開始大量回流,這是一九九○年之後罕見的現象,未來的台灣,也許會不太一樣了!

面對這股趨勢,曾受到中國企業競爭的安控產業,依然是值得追蹤。

其中,晶睿(3454)更是主要代表,所謂的「轉單效應」,可能會愈來愈明顯。

若以晶睿去年的業績來看,是過去幾年來最低潮的一年,年營收由前一年度的五八.七七億元,降至去年的五二.八六億元,而稅後純益也由四.三億元,回落至三.三億元,EPS為三.九元。

事實上,美中貿易戰係從去年開始,能夠真正受惠,至少要從今年下半年才可以更明顯看到。但從晶睿前四月份的營收來看,分別在元月份,以及四月份,接連出現單月營收的歷史新高。尤其元月營收已增至六.六六億元,不僅是新高紀錄,亦較去年同期成長六二.一%。合計一∼四月份營收為二三.七八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五七%。至於第一季稅後純益為八五三一.五萬元,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一%,EPS為一.○一元。這是代表今年的晶睿將是谷底翻升的第一年,那麼在中、長期上,未來的空間更可以期待。

除此之外,在第一季財報陸續公布之後,可以看到之前股價已作調整的個股開始表現,其中興能高(6558)可以作為代表,在第一季的淡季之中,交出稅後純益三一八一萬元,EPS○.三七元,明顯優於去年。不要忘了,興能高的大擴產,即將在第二季之後實現!四月份營收為一.九六億元,又較去年同期成長六三.九%,已有漸入佳境的味道,意味著未來獲利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無線耳機成為漲升題材



不要忘了,穿戴式裝置成為潮流之後,對小型鋰電池的需求正與日俱增,尤其無線藍牙耳機,更是每一個大廠必推的產品。

最近可以發現到,IC設計公司瑞昱(2379)及原相(3227)的股價表現非常強勢!

以瑞昱為例,股價自去年十月的一○一元,一路拉升至二三八.五元,頻創高價;而原相近期也由九○元以下,拉升至一三二元,再創短線新高。這兩檔個股的漲升題材,就是藍牙無線耳機。

可以想一想,一個藍牙無線耳機,除了需要藍牙晶片之外,如果沒有小型鋰電池來配合,也不容易出貨。所以,看到瑞昱、原相不斷上漲之後,股價整理已久的興能高,頗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再者,還有一檔今年可望大幅自谷底翻升的個股,可以注意利勤(4426),在美中貿易戰之中,利勤最大特色是生產線都在台灣,在運動相關製鞋、紡織股不斷走高之下,利勤亦復如此!第一季稅後純益為一.二三億元,創兩年多來單季獲利新高,EPS為○.八三元;而四月份營收又達到二.三五億元,比去年同期又成長四○.四%,以此來看,利勤的後勁正升高之中。

這幾期《先探週刊》又特別提到一檔個股─華研(8446),先從技術面來看,在突破年線之後,動能開始轉熱,正不斷向上推升當中。

要了解華研,要先了解華研的商業模式。在廿年前,類似華研的唱片業,最大收入來源就是出唱片,如果唱片大賣,就可以發大財。



華研獲利年年上升



因為過去暢銷的金典唱片,少則賣出幾十萬張,甚至上百萬張,所以財源滾滾。

但現在不一樣了,在網路發達的年代,甚至從3G、4G,甚至5G都要來的潮流中,唱片銷量非常有限,但在網路上抓取音樂,已成為主要手段。在台灣主要是KKBox的音樂網站,每年付費的人口就超過兩百萬人。

在此情況下,華研便將過去所擁有的歌曲版權,授權給網路的影音串流業者,在中國市場,騰訊音樂及網易便是主要業者。

重點來了,面對網路發展速度愈來愈快,網路上的「內容」,已成為各個影音串業者所爭取的對象。

可以看到華研從二○一三年以來,每年獲利不斷成長,從一年賺一.一五億元,EPS三.八四元,到去年稅後純益大增至四.七九億元,EPS九.○四元來看,這代表網路影音業者付給華研的版權費愈來愈高,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華研的獲利空間恐怕會超出大家想像。

雖然去年女子天團「S.H.E」,華人離開華研,但對華研來說,並沒有造成獲利衰退,反而因為成本下降,令營益率大升一倍,而且過去「S.H.E」在華研時所錄下的歌、影片,仍屬於華研的版權。在全球影音串流平台不斷增長之下,也許華研正站在新一輪增長的浪潮上。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