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股日成交量也超越港股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294期      出刊區間:113/04/03~113/04/11


進入第二季,對台股而言又是新的開始。第一季台股再創新高,攻上兩萬點之上,與日股同步,成為亞洲股市之中表現得最好的兩個市場。

相較於曾是亞太金融中心的香港,雖然第一季有止跌的現象,但依然是處於近年來的低點!而最大的重點是香港股市的日均成交量,則不斷退潮之中,相對地,台股的日均成交量水位則持續上升,反應了錢潮方向!

就以二○二四年為例,香港元月份的日均成交量為九百億港元;至於二月份的日均量略為增長至九三六億港元。從香港股市的日均量來看,台股的日均量已超過了香港,曾經的亞太金融中心已今非昔比。

在今年第一季,台股攻上兩萬點之上,不僅指數刷新歷史紀錄,更看到台股的日成交量也創下紀錄,日成交量在三月初曾創下五八九五億元的成交量,這還不包括櫃買的成交量,而後經常保持在四∼五千億元的成交動能,雖然已超越了港股。



中國興衰與香港關係密切



應該這樣來說,在二○○○年之前,雖然香港扮演著亞太金融中心的角色,但香港股市的表現,尤其在日成交量方面,其實是不如台股。原因很簡單,因為那個時候的香港股市,在掛牌公司方面,主要集中在金融、地產,而且是偏向香港在地的公司,除了匯豐銀行屬於世界級的銀行之外,並沒有太獨特的標的。

當然在一九九○年代,香港回歸中國已是不變的事實,開始有一些中資股到香港掛牌,最具代表性的企業是由中共太子黨主導的中信泰富,赴香港上市,而被香港稱為「紅籌股」,有別於傳統市場所謂的「藍籌股」,但規模還是有限!

真正的關鍵就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之後,大型的國企才大量到香港上市。一開始由中國電信以及中國聯通這兩大國營電信企業打先鋒;而後在二○○○年之後,只要是大國企都到香港上市,包括:中國石化、中國海洋石油、中石油、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也一一赴香港掛牌。

中國大型國企到香港上市,基本上都與國際的大型外資機構合作,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摩根大通等,只要數得上名號的外資,無不在香港爭取業務。



香港被中國所拖累



就在那個時候,香港在中環打造的超高A級辦公大樓─IFC(金融中心大樓)剛落成,高盛便以每坪月租約三萬台幣進駐IFC;相對地,同時間台灣的一○一大樓也剛完工,但每坪月租金卻不到三千元。也就是說,那個時候香港是亞太股市的重點,有著中國經濟以及中國企業作依靠,創造了香港前所未有的繁榮,即使地價再貴、房租再高,也要去!因為這是「有利可圖」。

同時間的台灣,卻面臨人才、資金以及產業不斷流向中國的壓力,導致本土企業的發展受到壓抑,內需不振,一○一大樓剛完工,房租硬是只有香港IFC的十分之一。

此時台股也十分疲軟,尤其在馬英九政府執政時代,日成交量經常不到千億元,相較於港股,在中國國企不斷加入之下,也帶來龐大資金,日成交量經常在五、六千億港元以上。

如今,時代真的變了!香港經濟、股市每況愈下!當然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中國經濟正快速走下坡,但最嚴重的是,專制的政權體制進入了香港!令香港不再是香港,才是最大問題!所以,台股指數不僅超越了香港恆生指數,甚至到今年第一季,日均成交量正式超越了香港,而且台灣市場的資金,幾乎是一浪接著一浪回流,令人再度感受到什麼是「台灣錢淹腳目」的感覺!或許未來台股的日成交量,有機會上看六、七千億元,甚至更高,長線上的多頭力量會更顯著。



中國內需比想像中慘!



再從港股的內涵來看,除了中資的地產股紛紛中箭倒地,恆大地產、碧桂園接連宣布破產之外,也看到多檔個股慘跌,反應了中國經濟的現況,可能比想像中慘烈!其中有一家以廣東、福建等華南地區為主的百貨商城─華南城(01668.HK),股價曾來到四.九港元,如今慘跌至○.一四港元左右,跌掉九七%的市值。這就如同之前曾說過,中國的消費零售業,除了受到中國內需不振影響之外,中國的電商更令實體通路幾乎無路可走,成為重創中國經濟的主因之一,從華南城的股價即可了解。

再看到舜宇光學(02382.HK),股價居然也由二三九港元,跌到只剩下三九港元,跌掉二百港元。舜宇光學是中國最大的鏡頭模組廠,不僅是中國手機重要的供應鏈,在汽車鏡頭市場也爭霸已久。在二○二○年,舜宇光學的股價攻上二○○港元時,市值還一度超越大立光(3008),如今股價跌掉了八三%以上,榮景不再!

另外,中國最大、甚至可以說是亞太最大的成衣代工業者─申洲國際(02313.HK),股價亦由二○二港元,跌到七○港元上下,跌幅來到六五%以上,也處在多年來的低點!

事實上,申洲國際是中國企業之中,可以保持長期穩定發展的企業,當年Uniqlo就是依靠著申洲國際的代工,打下了目前的基礎,而申洲國際也是Uniqlo長年的夥伴。



申洲、聚陽命運大不同



惟時代也大大不同了,看到Uniqlo母公司迅捷(9983.JP),股價不斷創下歷史新高,從二○二二年五月的一九一四○日圓,一路漲到四七六一○日圓,大漲數倍,創歷史紀錄時,申洲國際居然在同時間反而大跌墜落。

根據報導,申洲國際陷入如此困境,主要有幾個原因:經過二○二○年之後的疫情,中國數度封城,令申洲國際多次停工,導致供貨困難,Uniqlo不得不進一步將代工生產線移出中國,尤其是遷往越南。

近十多年來,紡織、製鞋產業早就持續轉移中國的生產線,來到越南、印尼。在台商之中,儒鴻(1476)及聚陽(1477)早就在越南布局綿密!雖然申洲國際也前往越南設廠,但只占該公司產量的三∼四成。

看到申洲國際的股價大跌、市值萎縮,但儒鴻及聚陽反而表現較強,尤其是聚陽股價在三月二十八日除息十六.四元前,股價創下新高,來到四一二元,據市場所言,聚陽承接了更多來自Uniqlo的訂單,促使聚陽去年EPS可以來到十六.五元,創下歷史新高。

申洲國際與聚陽股價的表現幾乎天差地別!能夠盡快離開中國,才是勝利方程式!

看到聚陽的表現,也有一檔個股,可能在未來兩、三年有機會比價聚陽,那就是宏全(9939)

進一步來看聚陽,股價可以攻上四○○元以上,有幾個特色:一、自二○一八年以來,連續五年稅後純益即創歷史新高,從二○一九年稅後純益十九.○五億元,EPS八.六六元,每年皆刷新紀錄,至去年的三九.九一億元,EPS為十六.五元。

二、每股營收自二○一八年超過一○○元之後,一路上升至去年,每股營收已達到一三四.二元。

三、每股淨值也上升至六五.四一元。

四、一∼二月份營收有五四.八億元,較去年成長八.七%。

綜合上述四點,宏全也都具備了:一、自二○一八年算起,連續五年稅後純益即創歷史新高,由二○一九年的十三.八一億元,EPS四.七二元;增至去年的二四.七四億元,EPS八.六元。



宏全將向聚陽看齊



二、去年營收為二六四.○九億元,每股營收上升至九一.八元,相較於二○一九年,每股營收才突破七○元,來到七三.五元。

三、每股淨值也由一九年的四四.一九元,上升至五四.五五元,持續上升。

四、一至二月份營收來到四一.二三億元,亦較去年同期成長七.九%。

現在宏全的營運數字正跟緊聚陽,以今年來看,EPS有挑戰十元可能!又根據該公司法說會所言,在擴大資本支出之下,二○二五、二六年可能是宏全更上一層樓的機會,每股營收可望超過一○○元以上,各種條件正接近聚陽,尤其宏全在東協布局,在站穩泰國市場之後,正擴大至印尼,去年來自東協的業績就占了三分之一,預計未來幾年將進一步上升,與聚陽一樣,東協是重要獲利來源。

故而就短線而言,三月份營收乃至第一季財報,是值得關注,一旦再繳出好成績,也許宏全股價將進一步接近聚陽。

再者,進入第二季之後,去年獲利創新高、而今年第一季又可能寫下佳績的航太軍工股,因為股價大多還在低檔,也許會有不一樣的表現,其中漢翔(2634)是產業的龍頭,具有軍工及航太的兩大特性,一旦股價可以重新站穩年線以上,或意味著軍工航太股的反攻行情將進一步展開。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