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的行情開始?  通膨不是問題,資金水位不曾斷過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144期      出刊區間:2021/05/21~2021/05/27


過去一段時間,台灣疫情出現破口,令台股狂跌而下,在上期《先探週刊》就特別提到,相對過去一年的歐美國家,甚至現在疫情失控的印度,基本上對股市的趨勢並沒有太大影響。故而推論疫情破口對台股的影響,應該是心理層面,而且是短暫的,經過這一輪回檔的調整,股市依然再起!

為什麼會作這樣的推論?最主要是,全球央行印鈔票的速度沒有改變,資金的水龍頭依然在放水,在此情況之下,具有價值的資產仍會受到追捧。

事實上,在去年第一季疫情在全球爆發之後,全球央行聯袂印鈔票撒錢,連美國Fed都迅速將利率大降至接近零的水準,當時我們就在《先探週刊》中特別提到一個重要的趨勢觀點─「資金成本,將決定資產價格」。



台幣匯率是資金指標



也就是說,當全球的利率降至史上最低,寬鬆程度及鈔票數量也是歷史最多之時,有價值的資產,尤其是股市將更具有價值。

一年多了!回頭看一看那個時候正是疫情恐慌之際,但股市還是一步又一步走了上來,不僅美國再創歷史新高,台股更是一舉突破三○年來難以突破的障礙關卡─一二六八二點,一路上攻近一萬八千點,也再創台股資金行情。

如今,台灣正面臨了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最艱難的時刻,也造成股市大幅回挫,根據去年以來歐美國家的經驗,股市的調整是一時的,資金面的情況或者是台股企業的基本面才是重點!

首先由台灣的資金面來看,第一個可以先看新台幣有沒有大幅貶值?

事實上,這一輪新台幣的升值,係由二○一九年八月由三一.七四元兌一美元,開始走向升值趨勢。在此前二○一八年第二季,美中貿易戰開打,那時市場原本擔心台灣將因此受害!新台幣出現一波貶值,一直貶到二○一九年六月的三一.七四兌一美元。

不料,在二○一九年五月左右,香港政府推動所謂的「國安法」,導致香港爆發反送中的大型抗議。

最終,香港政府還是通過所謂的「國安法」,令在香港的人權及資金,無法一如以往受到法律的保障,開始外流,再加上美中對抗情勢持續升高,造成過去三○年外流的台灣資金、人才、產業紛紛回流,而且又有香港外逃資金,致新台幣進入新一輪長期升值的趨勢,一路升到逼近二七.五元。這也是台股在過去一年得以大漲創歷史新高的主因之一。

故而,現在來看,新台幣有沒有進一步回貶的跡象,甚至貶破二八.五元?如果沒有出現明顯的貶值走勢,那麼台股的資金行情仍可以期待。



台灣基本面沒那麼強過!



再者,台灣的基本面有沒有出現改變?台灣第一季GDP達到八.一六%,一般機構也預估,今年台灣的經濟增長仍可期待。當然也有不少人擔心,如果疫情萬一失控,一定對GDP會有影響,這就是目前台股的最大變數,這是台灣人必須自覺、承擔,但以台灣人的自律性,相信問題一定會獲得控制。

再者,剛公布上市櫃公司第一季財報,季營收達到二.四兆元,年增率為二四.九八%;而稅後純益達到九八二五.七億元,不僅較去年同期成長一八二%,亦比去年第四季增加二九%,創下單季獲利新高。

在全球疫情籠罩之際,台灣可以創下如此亮麗成績,相當不容易。

也許第二季,半導體乃至於電子產業,可能進入淡季的調整,某個程度上也在修正,過去市場擔心的「重複下單」的問題。在第一季財報公布前後,電子產業的領先拉回可能因此而起!

再從全球最重要的美國來看,的確美股在最近陷入了調整,除了道瓊指數型態較強,仍可再創新高之外,其實費城半導體指數及那斯達克指數已跌破季線,進入中期調整,這也是為什麼台灣電子股會比較弱的原因之一。



通膨沒有長期壓力



最近,有一個訊息令市場擔憂,那就是通膨的壓力大幅上升。其中四月份美國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來到四.二%(年增率),高於市場預期的三.六%;若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年增率也來到二.九六%,高於市場預期的二.三%,此一數據公布之後,引發市場對美國通膨疑慮,恐有升息可能,令股市下跌修正。

看到美國公布四月份的CPI數字,超出市場預期,一旦通膨加劇,擔心美國提早升息,或提前縮表,才是令股市壓回的主因。

這時,可以仔細看一下美國四月份CPI大增的背景原因。

一、去年三、四月份,正是疫情重創全球之際,那時全球股市回到低檔,原物料價格也慘跌,不要忘了,石油期貨還一度出現負值,相對比較基期低,是CPI跳升主因之一。下半年之後,比較基期就會提高了。

二、在探討CPI之前,可以先看PPI(生產者物價指數),可以看到美國四月份的PPI早就跳升至六.二%,所以CPI來到四.二%,是正常情況,甚至可以解釋為正面循環。

因為生產者也就是製造業的生產成本,在四月份跳升至六.二%了,而終端消費產品上升至四.二%,代表產品售價可以反應生產者成本增加,意味著生產者成本可以轉嫁,獲利可以持續提升。

反之,如果PPI明顯上升,而CPI不升反跌,那就是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卻無法轉嫁到終端產品售價,代表生產者獲利將衰減,這才會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PPI決定了CPI



故而,PPI與CPI的同步走高,是好事!

三、根據附圖顯示,自二○○二年以來,美國的CPI也有多次起伏!最值得注意的是,○八年金融海嘯之後,Fed的縮表及升息並不只看CPI,而是看就業率。

尤其二○一五年底起,美國CPI幾乎回到零!但Fed還是開始升息,因為當時是看到就業市場回升才調整利率,不是因為通膨!

更直接來說,目前全球通膨問題不大,也是假議題,因為生產過剩是普遍現象。

也因此,不必擔心通膨問題,如果通膨真的嚴重,可以看一下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並沒有再突破而上,這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

從資金面及目前的現況來看,股市可以視為漲多後的調整,而看到美國道瓊指數表現優於那斯達克,以及費城半導體,或可以理解,這一段期間以來,是傳產股表現。

回到台股來看,今年以來,航運股跌破市場眼鏡而大漲,其實這代表著一件事,就是提到的─傳產看供需!

當航運、鋼鐵歷經十年不景氣,已經出現了產業調整,再加上因為疫情造成供需失衡,若未能在短期內解決,即會導致運價、鋼價等大漲。



中鋼、大成鋼是指標



過去一、兩個月以來,一再提到鋼鐵股,因為在供給上已出現減少趨勢,在需求上,又是各國政府開始準備在疫情之後如何提振經濟,增加政府支出、規劃公共建設,美國總統拜登的二兆美元基建計畫,就是箇中代表,再加上環保的碳中和問題,令中國必須進一步削減鋼鐵產能,如此一來,鋼價的走升已是必然。

尤其最近看到,從去年開始,中國鋼鐵庫存(詳見附圖)一路下降,而訂單一路上升,供需差距拉大之中,已為鋼鐵上升趨勢,有著一定支撐。

回到中鋼(2002)來看,自結四月份的稅前盈利,持續上升至六一.六九億元,前四月每股稅前盈利一.二二元!不要忘了,中鋼盤價在五月份才出現較大調升,來到八%;六月份又上升了八%;簡單來說,五月份乃至於六月份,中鋼的獲利將出現更大幅度的跳升,而七月份之後,全球鋼價仍欲小不易,所以這一次股價的大幅拉回調整之後,在趨勢上依然可以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全球鋼價調升速度比較快,中下游在第二季之後可能受到影響,而中鋼將是最重要的受惠者。

至於大成鋼(2027),可以視為拜登二兆美元基建計畫最大的受惠者,此次股價也歷經了大幅調整,不過從三、四月份營收皆連續創下歷史新高來看,對比第一季EPS為○.八六元,也許第二季獲利有可能出乎市場預料之外。

若從技術面來看,短線上大成鋼在四三.七∼四二.一五元之間,有一個下跌跳空缺口,若可迅速回補,不排除股價有機會再創新高。

一旦大成鋼可以重新回到新的攻擊型態,相關的個股大國鋼(8415),也將捲土重來。

再者,紡織成衣業的龍頭儒鴻(1746),歷經了這一波疫情考驗之後,股價又率先逼近歷史新高六四三元,一旦儒鴻可以擔任多頭指標,再領先創下高價,那也意味著傳產股在第二季仍然可期。而且對化纖的加工絲相關個股,也將再次帶來新一股的拉升力。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