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併是生技轉型的萬靈丹? 
  •   
      
作者:徐玉君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032期      出刊區間:2019/03/29~2019/04/02


上周,安成藥(4180)將被收購私有化下市及集團旗下公司合併的訊息,雖然沒有掀起驚滔駭浪,卻也讓國內的生技話題又多了起來,尤其艾威群/美時(1795)合併入股的開花結果效益幾乎占滿媒體版面,那麼,合併真的會是生技業的轉型萬靈丹嗎?



安成藥創生技私有化首例



筆者於二○三○期的《焦點議題》中,就艾威群之於美時的指標性意義,探討國內生技業打國際盃應有的省思,結論是生技公司與國際企業的策略合作或併購,相較於集團內部的整併效益或許會強上許多。如今,安成藥透過集團內部的加陳藥業收購下市,董事長陳志明的長期考量是甚麼?如果真的只是到其他市場掛牌籌資,那就真的不是陳志明了。

要說陳志明的口袋有多深,眾所皆知,他在美國兩度創業成就數百億元身價,不缺在資本市場募資這回事,只是當時頂著學名藥四大天王之一的光環回台掛牌,卻在上櫃六年的時間中,沒有交出獲利成績單,這個結果勢必讓陳志明如鯁在喉,只是以這樣一個在學名藥領域有著數十年經驗的老船長,因為市場的競爭加劇、法規的趨嚴,而面對非轉型不可的私有化下市決定,顯見學名藥市場已經進入另一個更嚴苛的階段。

先是整個藥品市場的生態變化,尤其美FDA於二○一四年更改部分遊戲規則(增加藥品上市前送審的批次,由三次增到四次),再者一六年原料藥專利懸崖,讓原本想要大賺一筆的學名藥廠,忽略原料藥廠透過專利訴訟,就能將學名藥廠拒之門外,尤其美國,只要原料藥廠透過控告原料藥專利侵權,就可使得學名藥的批准自動推遲三○個月;此外,專利藥廠為了延長專利時間,在專利未到期前也會先授權給學名藥廠(AG)銷售搶市占,為了搶市占藥廠也向下游通路進行整併,這樣的趨勢,讓整個學名藥市場增加了原廠藥的競爭,以及利潤被壓縮的窘境。



因應市場、政策的轉變



再者是政策面,FDA推行加速審查法規,讓一八年FDA核准的藥品創下歷史新高,儘管藥證取得速度加快;反過來說,也是競爭者加劇的象徵,既有的產品線很快就會面對新進者的挑戰,導致價格加速下跌。且近年來美國前二○大暢銷藥,超過十個屬於生物藥,並占了暢銷藥銷售金額的七成,再搶大藥的學名藥機會財不再,除非能發展出新劑型、新適應症甚至新藥。

面臨這麼嚴苛的市場變化,眼前的學名藥廠確實都在積極拚轉型,安成藥的下市,目的或許就是為了尋求轉型的契機,然轉型必得需要大筆資金挹注,是否因此擔心一般小股東陷於風險中,所以才自己買回自家股權,並且讓轉型決策有較大、較快的執行力,這些恐怕還要再觀察陳志明的下一步。

不過,在安成藥決定私有化下市前,陳志明就將旗下的安成生技(6610)與安基生技簽訂不具約束力的合併意向書,原本安成藥最看好的安成生技旗下治療泡泡龍(CCP)症的新藥AC-203於去年十月突然喊卡,市場也是一陣錯愕,給予的理由也頗為牽強,如今將與安基生技合併,該公司係與國內知名大學的新藥探索實驗室合作超過二○年,是專注於治療藥物不足的疾病新藥研發,而中樞神經用藥為公司核心技術之一;目前開發中新藥包括有治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新藥、抗老年失智症新藥、新型抗皰疹病毒用藥、多靶點蛋白激抑制抗癌藥物、慢性阻塞性肺疾(COPD)治療藥。

雙方合併後的發展將由擁有國際級大藥廠及特殊平台利基公司三五年經歷的黃文英博士領導,最耳熟能詳的應該是帶領順藥(6535)順利取得長效止痛針劑藥證這個例子,能否在黃文英的帶領下,重新整合雙方資源,選定可成功發展的新藥。此外,陳志明在中國也擁有一家成立於一四年的南京諾瑞特藥廠,主要研發與製造長效緩控針劑的新劑型新藥研發公司,安成與安基的合併,或許也將成為陳志明未來思考如何整合旗下資源,帶領安成藥轉型方向的試金石。

而目前,國內學名藥廠中轉型最為成功的當屬美時(1795),如今已站在高速成長的軌道上(此前已有多篇文章論述,不再重複)。至於另一檔透過併購開啟海外市場的保瑞(6472),也在去年交出稅後四.四五億元獲利,EPS十五.九一元的歷史新高紀錄;這個成績要回溯到保瑞展開收購計畫開始,一三年保瑞先是購買了日本衛采的台南廠,並接受日商衛采製藥委託製造,一四年又取得聯邦化學製藥百分百的股權,一七年則與宇泰藥業合組新公司宇泰欣,負責經銷日本藥妝市場第三大藥廠SSP與衛采在台灣的保健及保養品,一八年併購美國上市公司Impex旗下子公司益邦製藥更是一大轉折,因為取得益邦製藥,連帶取得一個獲FDA認證的藥廠,並認列廉價收購利益,是讓去年獲利大躍進的關鍵。



晟德、保瑞、美時成功轉型



不過也因為這樁併購,讓保瑞得以將市場拓展到毛利更高的美國,董事長盛保熙就說,保瑞的併購不是「便宜併購」,而是「划算併購」,對未來有目標,就會成就對布局、計畫有加成效果的併購。

保瑞未來目標,是希望除了提升台南廠及益邦廠的代工業務外,更將專注於增加大型全球製劑委託研究開發及生產服務(CDMO)客戶訂單,之前與美國Vitruvias Therapeutics簽訂的治療低血鉀症之口服緩釋劑型藥代工合作案,已開始進行試製臨床,估計二○二○年即可對營運產生貢獻。

再者,晟德(4123)的投資模式是屬於較為長遠的計畫性投資,也因此,投資動作的展開幾乎都在起始期,也就是第一、二輪的募資期就介入,並就之後的發展,篩選可與集團產生綜效的公司,進行集團資源的整合,就如豐華(6553)併得榮、順藥併了金樺(6521)、以及計畫中的生控;此外,也進行上下游互補的垂直整合、交互擴大海外市場計畫,初期以豐華為主,去年十二月宣布斥資五千萬擴廠後,將與全球前四大益生菌廠合作,目前已有兩家進入最後評估階段,之後將規劃風華下興櫃赴港掛牌。

目前集團旗下轉投資事業體涵蓋領域包括新藥研發、醫療器材、農業生技、技術平台、細胞療法,今年若如林榮錦所言,將有二∼三家轉投資公司海外掛牌,那麼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生醫國際集團將應運而生。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