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 搶攻AI伺服器商機,微星3-4百人團隊到位,新品陸續出貨中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微星( 2377 )AI伺服器佈局展成果,已建立300-400人團隊,董事長徐祥表示,整體開發進度符合預期,包括1-3U針對AI資料中心的產品已陸續出貨,4U以上的MGX高階產品則與上游廠商合作開發,待驗證後,最快明年中出貨。



    微星週五(14日)召開股東會,順利通過各項議案以及承認去年財務決算表冊與盈餘分派案,並全面改選董事。該公司去年EPS達8.92元,將配發5.4元現金股利,殖利率約3%。

    徐祥表示,去年所有產品線都有不錯的成長,但產品單價因不景氣下滑,影響毛利率表現,但今年首季包括筆電、主機板、顯示卡都有10幾、20%的成長,單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0%,展望下半年,因有AI PC問世,加上主板、顯卡都有新品,發展正向。

    該公司首季業績476.27億元,年增9.23%,季減3.1%,毛利率12.68%,低於同期的13.94%,但優於上季的10.77%,EPS 2.95元,季增2.35倍,優於同期的2.92元。徐祥指出,今年微星板卡業務表現不錯,在DIY市場上至少成長2-3成,監視器甚至成長逾50%。

    不過,因通膨嚴重,DIY市場中,低階的產品出貨較多,ASP有點下降,拉低營業額表現。

    對於AI PC的發展,徐祥認為,要看各家大廠的定義,英特爾認為內建NPU(神經網路處理單元)就算是AI PC,光是英特爾的AI PC出貨今年就可以超過4千萬台,合併AMD的話上看5千萬台,但微軟則定義算力要40 TOPs才算,還要看能源規範,市場莫衷一是。

    不過,他表示,現階段由於AI PC單價較高,還需要相關APP一起整合才有推波助瀾的效果。

    在AI伺服器佈局方面,目前微星已建立300-400人的團隊,徐祥強調,這個團隊都是有經驗的團隊,不是臨時改調過來的,因此整體產品開發進度符合預期,包括1-3U資料中心的AI伺服器陸續出貨中,針對4U以上MGX高階產品待驗證後,最快明年中出貨。

    徐祥認為,今年整體市況轉佳,各大產品線均有成長動能,樂觀看待今年業績恢復成長。



  • 廣達AI伺服器出貨衝,營收貢獻逾3千億,今年整體伺服器業績佔比衝6成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缺料緩解,廣達( 2382 )AI伺服器出貨逐漸放大,整體伺服器業務比重在首季已突破5成大關,全年可望力拼6成佔比,AI伺服器業績衝破3千億。



    因AI伺服器業務的轉型效應持續發揮,加上去年至今筆電市況不佳,廣達今年首季的筆電業績佔比驟降至35%,隨著AI伺服器貢獻升溫,全年筆電業務佔比估再降至31-33%。

    廣達主要產品線概分為筆電、伺服器與車用,其中又以筆電與伺服器佔最大宗,車用業務的佔比仍僅個位數。過去伺服器業務約佔整體營收的3成左右,如今隨著AI伺服器市場的爆發,加上廣達策略性的資源配置,以及市場不景氣等因素,筆電佔比大幅下降。

    該公司首季筆電佔比約35%,持續寫下新低紀錄,非筆電業務佔比已達65%,扣除車用以及僅剩的小部分消費電子業務,估計整體伺服器的業績佔比,在首季已突破50%大關。

    廣達AI伺服器出貨以系統以及整機櫃為主,在美系一線CSP之外,也陸續新增非CSP客戶。由於下半年AI伺服器將迎來出貨爆發期,Blackwell晶片問世也將推升整機櫃出貨,廣達AI伺服器業績佔伺服器比例將突破5成,伺服器業務佔總營收比例也將顯著放大。

    廣達評估,今年筆電業務佔比將會下降到31-33%的比例,而車用業務雖有雙位數成長,但佔比約落在高個位數的水準,明年才有雙位數的比例。據此,今年廣達整體伺服器業務佔比有機會向6成挑戰,AI伺服器佔其中的一半,約總營收的3成,超過3千億元。

    不過,隨著超高單價的整機櫃出貨放大,廣達雖毛利的絕對金額將出現高成長,但合併毛利率表現恐會遭到壓抑,如費用控制得宜,則營益率以及EPS均可望有高成長的表現。



  • SCFI運價指數連10漲!週漲幅擴大至6.1%,遠東至美西漲幅逾11%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運價指數連10漲!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今(14)日出爐,指數上漲194.35點至3379.22點,週漲幅較前一期擴大至6.1%,四大主要航線及東南亞航線運價全都上漲。儘管市場多空消息紛擾,不過遠東到歐洲運價持續上漲,每TEU(20呎櫃)突破4000美元關卡,漲幅也較前一期擴大;而遠東到北美漲幅更大,遠東到美西每FEU運價接近7000美元,漲幅逾11%;遠東到美東每FEU運價也接近8000美元關卡,漲幅也較前一期擴大。隨著第三季旺季即將到來,市場傳出各大航商加收旺季附加費,將有利貨櫃三雄長榮( 2603 )、陽明( 2609 )及萬海( 2615 )營運及獲利表現。



    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4179美元,較前一期上漲230美元,週漲幅5.82%;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4848美元,較前一期上漲64美元,漲幅1.33%;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6909美元,較前一期大漲697美元,漲幅11.22%;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7993美元,較前一期上漲546美元,漲幅達7.33%。

    此外,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東南亞每TEU(20呎櫃)較前一週上漲52美元,漲幅8.29%;至於遠東到日本關西、遠東到日本關東及遠東到韓國每TEU都與前一期持平。



  • 林百里稱AI爆發期已開始,廣達業績高成長,「希望股東多買廣達股票」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廣達( 2382 )AI佈局發威,今年股東會備受矚目,董事長林百里直指,AI大潮來臨,AI爆發期已經開始,最重要的客戶都在廣達的業務裡,去年營運與配息均創下紀錄,今年成績會更好,「希望股東多買廣達股票」,多支持廣達。



    廣達週五(14日)召開股東會,順利通過各項議案並承認去年財務決算表冊與盈餘分派案。去年營收1.09兆元,雖年減逾15%,但產品結構轉佳,毛利率大增,稅後大賺逾一個股本,EPS 10.29元,刷新歷史紀錄,配發9元現金股利,已在4/12除息,並完成填息。

    林百里在股東會正式開始前致詞表示,AI大潮來臨,廣達去年業績表現非常好,獲利也創新紀錄,該公司與美國主要科技大廠有非常多年的戰略關係,而戰略關係要比一般關係重要得多,有戰略夥伴支持,廣達拿下很多訂單,最重要的客戶都在廣達的業務裡。

    展望後市,林百里指出,廣達會有更好的成績以及更多的機會,今年也會是很好的一年,該公司將會更努力的爭取好的成績單,希望「股東多買廣達股票」,多多支持廣達。

    會後林百里進一步指出,因應生成式AI崛起,現在CSP(雲端服務供應商)都在搶建資料中心,廣達的訂單「滿大的」;而在LLM大語言模型之外還有很多小模型,讓產業可以把自己的資料在自己的公司內訓練小模型,以供工作之用,這個現在非常盛行,幾乎每天都有一個大模型、小模型出來,現在AI可說是「百花齊放」,至於哪朵花、怎麼用,還要觀察,但現在CSP一直在增加訂單建新的AI資料中心,因此這兩年會不得了。

    此外,廣達研發費用龐大,去年有230億元,今年會持續增加,以進行許多超前的研發項目。林百里指出,廣達的戰略是超前研發,像筆電每年都有新產品,AI伺服器是兩年一次大改款,車用AI電腦則是每三年一個世代,許多新品出來,令廣達業績高成長。

    他強調,AI的爆發期已經來臨,市場先建資料中心,然後產生很多應用,之後再來擴大應用,因此,AI市場三部曲,是先發明、再佈局、最後是市場開發,這三部曲同時發生,但沒有人知道會爆發到什麼程度,現在學者講AI工業革命,對廣達來說非常興奮。



  • 日銀決議維持基準利率0-0.1%不變,符合預期,並啟動購債

    2024/6/14

    【財訊快報/陳孟朔】日本央行(日銀)週五結束為期兩天例會後,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1%,符合市場預期。日銀在今年3月例會後啟動自2007年以來首次升息,6月為連續第二次在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



    此外,日銀宣布將根據3月政策會議的決定進行購債,這項購債決議是以8比1的投票結果通過,唯一投下反對票的是日銀審議委員中村豊明不同意購買日本國債的決定。

    中村豊明認為日銀應該在2024年7月的展望報告中重新評估經濟活動和通膨進展後,再決定減少購買 ,但他贊成減少日本公債購買數量的想法。

    日銀表示,減少購債規模,將允許長期利率更自由的波動,將在下次例會決定未來一到兩年的具體削減購債計畫。

    此外,由於日本車企大廠數據造假,不少業產面臨停產問題。對此,日銀表示,如此的確導致工業生產持續下滑。





  • AI伺服器明年效益看增,貿聯-KY盤中股價衝高登近一年高點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貿聯-KY( 3665 )打入輝達GB200供應鏈,成為合格供應商,包含匯流排連接器、Busbar皆通過認證,法人預期最快將於第四季開始出貨,並將於2025年放量,將帶動HPC成為2025年最大成長動能。隨營運動能增溫,貿聯-KY今日盤中股價再度衝高,最高來到330.0元,漲幅逾8.5%,股價站上近一年以來高點。



    貿聯-KY今年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高速運算相關產品,法人提到,AI需求樂觀,且新產品毛利率通常優於既有產品,在出貨放量下可望帶動產品組合持續轉佳,加上資料中心及電源相關產品也持續往上,將推升HPC動能增長。

    而在電器方面,隨客戶新品推出,加上打入高階智慧家電次系統產品,預期今年訂單也將逐步回溫、重返成長態勢。至於在IT部分,隨客戶庫存去化落底,今年也將逐季回溫。





  • 台積電短線略作修正,類股展開輪動,重電股或可展現更大攻堅力

    2024/6/14

    【財訊快報/黃啟乙】在台積電( 2330 )連續強攻之下,台股站上2萬2千點之上,也再度創下歷史新高!但因為乖離略大之下,短線略作修正,也是自然之事!



    就是台積電在短線上,略作修正之際,類股的輪動再度展開!

    其中,所謂重電股再起,在此之下,在線路上,即將呈現多頭趨勢的新光鋼( 2031 ),似乎可以期待,該公司是世紀鋼( 9958 )之外,近年來也大量投資離岸風電的企業,亦是世紀鋼以及世紀風電(2072)的大股東,因此一旦線型轉位之後,或有展現更大攻堅力的機會。





  • 神隆白血病自有學名藥證將到手,雙引擎拉升今年營運續看旺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原料藥廠神隆( 1789 )第一季稅後淨利大增233%,每股盈餘達0.18元。經營團隊指出,學名藥競爭只會越來越嚴重,未來成長動能來自代客研製和製劑,目前原料藥(API)產能已近極限,將透過產品組合優化提升利潤。至於美國生物安全新法,已經看到很多不管是美國甚至中國藥廠尋求中國以外CDMO廠合作情況,這是台灣廠商的機會,神隆不會缺席一定會去搶市占。



    神隆近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副總經理林靜雯表示,年初曾揭露今年預計有五個學名藥API,客戶會取得中國或歐洲藥證,新藥代客研製API預計二項取得歐美藥證,自有學名藥(針劑)預計一項取得美國藥證。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用藥的學名藥API,客戶5月取得中國藥證,今年客戶預計中國取得的三張藥證都已拿到,而治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自有學名藥,近日已經回復FDA補件,預計本月或下月就會拿到藥證。

    該公司第一季營收8.83億元,年成長36%。毛利率提升3個百分點到40%,營業利益1.52億元,年成長211%,稅後淨利1.4億元,年成長233%,每股盈餘0.18元,也優於去年同期的0.05元。

    營收主力仍是癌症用藥占比64%、中樞神經占比27%、其他9%。若從業務種類來看,學名藥用之原料藥占比62%、原料藥代客研製28%、製劑業務10%,對比去年同期占比為80%、10%、10%,主要變化來自代客研製、製劑業務的成長。

    代理發言人林智慧表示,代客研製年增率最高達269.2%,主要成長動能來自癲癇新藥原料藥出貨,還有中國晚期肝癌新藥,以及幾個客戶新藥專案在跑。製劑業務成長29%,主要是針劑廠白蛋白的代工,還有糖尿病注射筆簽約收入。學名藥原料藥在強化老客戶回頭合作,還有新客戶拓展,小增2.6%。

    展望未來,林靜雯表示指出,各國政府都在管控藥價,學名藥競爭只會越來越嚴重,要成長比較困難,對神隆來說比較像是基本盤,未來成長動能將來自代客研製和製劑,製劑包含自有產品或代工。API取決於產能,但目前產能在現有人力配置下已近極限,未來成長除非把舊的產品淘汰掉,用新產品來補,透過優化產品組合,以後會比較聚焦看到有機會或特殊劑型,如P4、505(b)(2) 產品會優先合作。

    至於美國生物安全法影響,她說,藥明康德首當其衝,美國甚至歐洲一些新藥公司有的已經不敢把案子交給藥明康德,開始尋求中國以外CDMO廠,甚至中國新藥公司也不敢用,這對台灣廠商是利多,大家都努力爭取新業務,神隆也一定會去搶市佔。但反之,藥明康德被迫重回中國接單,對常熟廠有價格壓力,已經看到報價跟以往有大差距的往下。



  • 日月光投控揭露最佳供應商夥伴,弘塑、景碩、南電、欣興等入列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台灣已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先進晶片生產基地,尤其在AI驅動下,先進封裝竄升為產業與業者後續發展的關鍵,連帶更讓供應鏈關係更為緊密,而全球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 3711 ),昨舉行最佳供應商頒獎典禮,包括印能、弘塑( 3131 )、景碩( 3189 )、南電( 8046 )、欣興( 3037 )、美商泰瑞達等獲得最佳供應商獎。



    日月光於桃園舉行「2023最佳供應商頒獎典禮」,旗下子公司日月光、矽品、環電連袂出席,公司感謝國內外供應鏈夥伴的支持。典禮邀請半導體界的封測供應夥伴,包含封裝測試設備、原物料、零件、加工等約110家。

    2023年日月光供應商得獎名單,在最佳供應商部分,有印能、亞德萬司、怡凡得、弘塑、HD MicroSystems、景碩、三井化學、韓商銘凱電子、村田製作所、納美仕、南電、安華、力森諾科、新光電氣、住友電木、美商泰瑞達、欣興電、惠斯頓材料、揚恩、臻鼎。供應商永續獎方面,有久資化工、樺塑企業。

    日月光提到,公司對於供應鏈永續經營的推廣不遺餘力,過去兩年全額贊助及輔導19家供應商取得溫室氣體盤查ISO 14064和產品碳足跡ISO 14067之國際認證,本次典禮中亦頒發感謝狀,以鼓勵供應商為取得認證付出努力。此外,2023年日月光投控舉辦第二屆「供應商永續獎」,主要聚焦四大永續策略 -「低碳使命」、「循環再生」、「社會共融」、「價值共創」,並擴大各類供應商參與範疇,鼓勵供應夥伴提出永續合作計畫案,後續配合獨立第三方進行審查,依審查結果,由「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提供專案贊助經費,最終共有2家供應商獲獎。

    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博示,日月光成立40周年,因應經濟環境的日趨嚴苛,公司以半導體封測供應鏈永續發展為宗旨,攜手上下游展現營運韌性,積極設立合作目標並共同定期檢視進度、更帶動夥伴技術升級,提升產業鏈優勢並降低營運風險,為對客戶提供更多價值。

    日月光投控行政長 汪渡村表示,我們期望藉此供應鏈合作計畫,引導與扶植更多供應商展現更積極的永續性作為,發揮產業的正面影響力。日月光投控採購長 唐瑞文表示,集團近年來進行採購組織再造,聚焦資源集中與簡化採購作業流程,透過與供應夥伴的協同合作及創新策略,擴大對客戶的貢獻。



  • 合約價上漲抵銷淡季效應,全球DRAM Q1營收季增5.1%,Q2可望續漲13-18%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雖然第一季是淡季影響,但主流產品合約價走揚,推升DRAM第一季營收季增5.1%,至於第二季的部分,PC OEMs始有零星成交價格開出,最終DRAM合約價可望續漲13-18%。



    根據全球市研機構TrendForce調查顯示,2024年第一季DRAM產業受到主流產品合約價走揚、且漲幅較2023年第四季擴大,帶動營收較前一季度成長5.1%,達183.5億美元,推動多數業者營收延續季增趨勢。

    出貨表現上,第一季三大原廠皆出現季減,反映產業淡季效應,加上下游業者的庫存水準已墊高,採購量明顯衰退。平均銷售單價方面,三大原廠延續著2023年第四季合約價上漲氛圍,再加上庫存仍處於健康水位,故漲價意圖強烈。其中,中系手機銷售暢旺,帶動mobile DRAM的價格漲幅領先所有應用,而consumer DRAM的原廠庫存仍待去化,拖累價格漲幅居所有應用之末。

    TrendForce指出,第二季即使消費性需求疲弱,原廠的出貨位元數仍將反映季節性而季增;價格方面,在地震後災損狀況尚未明確釐清期間,採購心態有所改變,PC OEMs始有零星成交價格開出,漲幅高於TrendForce預期,預估最終DRAM合約價將上漲13-18%。

    自營收角度觀察,三星的營收微幅增加至80.5億美元,第一季增幅僅1.3%,營收市占小幅下滑1.6個百分點至43.9%,仍維持排名第一;售價季增約20%,抵銷位元出貨量的中個位數季減幅度,以價補量結構明顯。

    排名第二的SK hynix,第一季營收微幅增加至57.0億美元,季增幅僅2.6%,營收市占小幅下滑0.7個百分點至31.1%;售價季增約20%,抵銷位元出貨量的中個位數季減幅度,結構與三星相同。

    美光第一季營收增加至39.5億美元,季增幅達17.8%,營收市占上升2.3個百分點至21.5%,排名第三名;售價季增約23%、同時位元出貨量僅季減4-5%,表現優於前兩大同業,除本季價格策略較積極外,server DRAM出貨受惠於與美系大客戶訂單,表現相對穩健。

    第二季三大原廠預估的出貨量將分別為,三星出貨量成長低個位數至高個位數幅度、SK hynix季增中個位數的幅度、美光小幅季減。

    在台系廠商的部分,南亞科( 2408 )第一季在價格回升所帶動的備貨動能,以及consumer DRAM終端銷售動能回升較緩等需求消長影響下,第一季出貨量為低個位數的季增幅度,ASP(平均銷售單價)有高個位數的季增幅度,營收季增10.5%至3.02億美元。

    華邦電( 2344 )第一季尚未調漲合約價格,由於客戶提前備貨心態,在出貨端表現不俗,帶動營收季增21.6%至1.62億美元。在PSMC方面,營收計算主要為其自身生產的consumer DRAM產品,不包含DRAM代工業務,雖產能利用率逐漸恢復,但由於部分出貨以低價DRAM產品為主,加上年節生產、出貨天數少等,最終第一季DRAM營收季減28.2%,來到0.28億美元。



  • AI、車用加持,華新科後市營運動能看增,股價一度大漲逾7%

    2024/6/14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隨庫存去化落底,加上AI應用帶動拉貨動能,華新科( 2492 )今年營運可望重返成長態勢,加上新產品、新應用出貨比重提升,在產品組合轉佳下,明年營運成長力道更將優於今年,激勵今日股價開出紅盤,早盤最高來到121元,漲幅逾7%。



    在AI方面,華新科切入產品包含AI伺服器高階電源應用、AI PC等,並看好明年在AI高階晶片和先進封裝擴產下,AI PC將進入成熟期,將挹注營收新動能。此外,新應用及模組化將推動單機元件使用量的增加,可望持續為電容、電阻及LTCC低溫共燒陶瓷濾波器帶來成長。

    而在車用方面,看好電動車數量持續增長,華新科近年也將主要資源和產能轉移到車規電容、車規晶片電阻、高壓、高頻等高階產品,其中,所併購的釜屋電機(KAMAYA)車用MLCC及電阻廠將於2024年營運,打造為車規電容、電阻一站購足的供應商。

    展望後市,華新科指出,公司將在既有產能及研發資源上,機動調整作最有效率配置因應市場變化,除繼續深耕網通、筆電等傳統消費電子領域,並在車用及AI應用等新興市場積極提高滲透率,藉此維持成長動能。





  • 道瓊週四追跌65點連三黑,博通、美超微雙飆逾12%助標普、那指再創新猷

    2024/6/14

    【財訊快報/陳孟朔】儘管最新數據顯示美國通膨進一步降溫,惟法國政局不明朗加添市場的不確定性,連二黑的道瓊工業指數週四開盤約1小時急吐304點後,在蘋果和微軟股價續創新高的扶持下,終場只跌約65點或0.17%。



    反觀,蘋果、微軟和Nvidia齊破頂,博通和AI妖股美超微(SMCI)齊步大漲逾12%的助威下,標普、那指和費半週三依序收高0.23%、0.34%和1.48%,同步連續四天創紀錄新高。台積電ADR上日大漲4.39%創新猷後小吐0.04%。

    經濟數據上,截至6月8日止一週,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1.3萬人,報24.2萬人,創9個月新高,並高過預期的22.5萬人;截至6月1日止一週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多3萬人,至182萬人,也高過預期的179.5萬人。

    美國5月生產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由由4月的2.3%放慢至2.2%,低過預期的2.5%。月比更意外下降0.2%,創去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與預估上升0.1%背道而馳,主要反映能源成本下降。同月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年增幅從4月的2.5%放緩至2.3%,預期增長2.5%,按月維持不變,市場估計升0.3%。

    紐約股市13日盤時,道瓊工業指數續跌65.11點或0.17%,報38,647.10點,日低在38,407.70點;摩根大通銀行和家得寶各漲1.11%和1.09%最旺,賽富時追低2.87%最遜。蘋果和微軟小漲0.55%和0.12%續創新猷。

    標普500指數漲12.71點或0.23%,報5,433.74點;那指漲59.12點或0.34%,報17,667.56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漲81.55點或1.48%,報5,602.42點。

    美國各交易所累計成交101.4億股,過去20個完整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量為124.9億股。

    博通大漲12.3%至1,678.99美元創新猷,為費半最大贏家,受惠公司上調人工智慧技術所用晶片的收入預期,並還宣布1拆10的股票拆分計劃。

    Nvidia股價繼上日大漲3.55%後,週四再衝高4.41美元或3.52%,收在129.61美元連續兩天破頂,與日高暨史上新高的129.80美元相去不遠。該檔股票自6月7日盤後啟動1拆10以來,過去四個交易日大漲了8.722美元或7.21%,今年迄今大漲了161.72%,市值來到3兆1,884億美元,為全美第三大企業,與落居第二的微軟(3兆2,820億美元)相差936億美元。

    特斯拉追高2.9%,公司週四舉行股東會前,其執行長馬斯克於社交媒體X揚言,大部分股東支持其金額達560億美元的薪酬方案,據《紐約時報》報導,兩大基金公司貝萊德及領航(Vanguard)均計劃投贊成票。



    美股盤後小跌

    美國股市週四盤後下跌,家飾產品經銷商RH公司(RH US)股價下跌,跌勢較為醒目,因該公司第一季每股虧損較預期大的消息,打壓了股價行情。

    道瓊指數期指下滑22.00點或0.06%,報38,655.00點。

    RH公司盤後股價下跌10.85%,報247.00美元。該公司發布第一季財報,結果當季經調整後的每股虧損0.40美元,虧損金額較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0.09美元來的大。

    應用軟體業者奧多比系統(ADBE US)盤後股價上漲15.89%,報531.65美元。股價的揚升,主要因為該公司將全年經調整後的每股獲利區間,由17.60美元至18美元,向上調升至18美元至18.20美元。



  • 顯卡市占率攀升,Nvidia週四股價追高3.52%續破頂,市值有望超車微軟

    2024/6/14

    【財訊快報/陳孟朔】分析公司Jon Peddie Research公布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第一季全球獨立顯卡(AIB顯卡)出貨量由上第一季的950萬片下滑至870萬片,但年增39%。其中,Nvidia(美股代碼NVDA)市占率上升至高達88%,超微(美股代碼AMD)市占率降至12%,英特爾(美股代碼INTC)則不及1%。



    此外,調查顯示,市場傾向於認為人工智慧(AI)股票將迎來進一步反彈。對沖基金大鱷Steve Cohen認為,市場並沒有處於AI泡沫中,市場低估人工智慧將為企業帶來的一些好處。「AI浪潮是一個“真正持久的主題”,可以提供進一步的上行空間。將會有大贏家和大輸家……因為這是一場變革。」

    與此同時,CFRA分析師Angelo Zino維持Nvidia「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100美元上調至110美元。

    Nvidia股價繼上日大漲3.55%後,週四再衝高4.41美元或3.52%,收在129.61美元連續兩天破頂,與日高暨史上新高的129.80美元相去不遠。該檔股票自6月7日盤後啟動1拆10以來,過去四個交易日大漲了8.722美元或7.21%,今年迄今大漲了161.72%,市值來到3兆1884億美元,為全美第三大企業,與落居第二的微軟(3兆2820億美元)相差936億美元。



  • 中國醞釀報復,可能提高歐盟汽車及白蘭地進口關稅

    2024/6/14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盟委員會將在7月初對中國進口電動車額外徵收最多38.1%臨時性反補貼關稅後,中媒報導,中國醞釀報復行動,可能提高從歐盟入口的大排量汽油車及白蘭地等產品的進口關稅。



    據瞭解,對於歐盟擬實施的加徵關稅措施,中國業界非常不滿,強烈呼籲相關部門採取對歐反制措施。據業內人士透露,中方內部正在推動提高大排量汽油車進口暫定關稅的相關程式。

    除此之外,今年初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白蘭地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該案初步裁決結果預計將於8月底前公布。





  • 美國上週首次申領失業金人數躍升至24.2萬人,近9個月來最高

    2024/6/14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最新一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躍升至9個月來最高水準,其中加州增量最大。



    美國勞工部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8日止當週,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由前一週的22.9萬人,向上增加1.3萬人至24.2萬人。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22.5萬人。

    在包括陣亡將士紀念日的截至6月1日止當週,連續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則是由前一週修正後的179萬人,向上升至182萬人。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179.5萬人。節假日前後的每週數據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 G7領導人同意利用凍結俄資產利息,提供烏克蘭500億美元貸款

    2024/6/14

    【財訊快報/陳孟朔】七大工業國(G7)集團領導人同意在今年底前落實美國所倡議、透過利用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所產生的利息,向烏克蘭提供約500億美元的貸款。



    G7峰會由週四開始一連三天在義大利南部城市普利亞(Puglia)舉行。主持峰會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在歡迎各國領導人時,披露上述消息。

    路透引述消息人士透露,G7仍須數週時間落實細節,但500億美元貸款將於今年底轉撥給烏克蘭,並以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總值2600億美元所產生的利息作擔保。有關款項與美國本身向烏克蘭提供最多500億美元貸款的安排實行分開,但華府提供的貸款可能因為有其他援助而顯著減少。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讚賞有關援助烏克蘭的共識,認為此舉不單是向烏克蘭、亦是向俄羅斯發出強烈信號,表明西方將持續支持烏克蘭爭取自由的鬥爭,俄羅斯總統普京不會取得勝利。

    獲邀與會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感謝G7的支持。但他希望G7進一步協助烏克蘭,實際沒收俄羅斯被凍結的資產。「烏克蘭軍方需要更多的防空系統,以抵抗俄羅斯的攻擊。」



  • 美國5月份PPI意外月減0.2%,創七個月來最大跌幅

    2024/6/14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5月份生產者價格意外創下七個月來最大跌幅,進一步證明通膨壓力正在放緩。



    美國勞工統計局週四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前月下跌0.2%,與去年同期相較則是上漲了2.2%。

    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月增0.1%、年增2.5%。

    5月份不含食品和能源項目的PPI月比值持平、年比值上揚2.3%。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月增0.3%、年增2.5%。

    PPI數據出爐之前發布的5月份消費者物價報告也顯示通膨普遍降溫。聯準會官員自去年7月以來一直將基準利率維持在逾二十年來的最高水準。正在等待通膨進展證據的決策層週三發布的點陣圖顯示,官員們預測今年僅降息一次。







  • 美股小幅創新高,週五台股震盪機率高

    2024/6/14

    【財訊快報/魏聖峰】美股維持創新高表現,台積電ADR股價小漲0.27%續創歷史新高,博通、Nvidia因AI效應,股價也持續上漲,蘋果在WWDC大會宣布,今年推出的新iPhone將內建OpenAI的ChatGPT功能,週四蘋果市值超越微軟,重新奪回全球企業市值王寶座。週四美股維持創新高,但漲幅不大,使得週五台股維持高檔震盪機率大,但也要提防市場的獲利了結賣壓。



    台積電ADR股價創歷史新高,資本市值8996.73億美元超越波克夏,成為在美股掛牌中資本市值第八大的上市公司。台積電ADR股價創新高效應,激勵週四台股在台積電( 2330 )股價開高秒填息下,加權指數創下22440點的歷史新高。不僅台積電股價上漲,聯發科( 2454 )、鴻海( 2317 )、緯穎( 6669 )、廣達( 2382 )、日月光投控( 3711 )等權值電子股股價都有表現。短線股價漲多後,台積電、鴻海、日月光投控等股尾盤漲幅收斂,聯發科、廣達尾盤股價維持震盪走高。

    台積電13日除息4元現金股利,早盤最高一度創下935元新高,盤中股價最低也回到911元。短線台積電股價漲幅不小,台積電ADR股價則是創下歷史新高,若台積電ADR股價震盪,台積電股價也將跟著震盪。台積電股價上漲效應週四擴及到封測股,龍頭日月光投控股價上漲超過1.2%外,采鈺( 6789 )、精材( 3374 )、穩懋( 3105 )、宏捷科( 8086 )、十銓( 4967 )、京元電子( 2449 )和訊芯-KY( 6451 )股價都有表現。另外,力積電( 6770 )、聯電( 2303 )等的成熟晶圓代工股週四股價漲幅都超過2.7%。

    聯發科週四股價開高後盤中高檔震盪,尾盤再度拉高,股價最高創下1400元新高。聯發科股價上漲下帶動高價IC設計股走高,力旺( 3529 )、譜瑞-KY( 4966 )、M31( 6643 )、祥碩( 5269 )等高價IC設計股跟著上漲。立積( 4968 )、達發( 6526 )、瑞昱( 2379 )、鈺太( 6679 )、晶豪科( 3006 )、矽力*-KY( 6415 )、茂達( 6138 )、智原( 3035 )、愛普*( 6531 )等IC設計股同步走高。

    台積電的高階製程3奈米已量產,年底前產能利用率上看80%,CoWoS封裝製程越來越強,帶動台積電供應鏈近期股價表現強勢。穎崴( 6515 )、蔚華科( 3055 )、牧德( 3563 )、德律( 3030 )、亞翔( 6139 )、辛耘( 3583 )、家登( 3680 )、旺矽( 6223 )、京鼎( 3413 )、弘塑( 3131 )、中砂( 1560 )等股的業績逐漸好轉,近期股價也走強。不過,弘塑短線股價創1325元新高,短線股價可能陷入震盪拉回機率高,暫時不宜進場,但整體族群基本面持續往上走。

    週四航運股是傳產股的強勢類股之一,由於先前三個交易日股價大幅回檔,週四出現跌深反彈表現。萬海( 2615 )、陽明( 2609 )股價漲幅超過2%,長榮( 2603 )股價開高走低,收盤時小漲0.52%。散裝航運股的新興( 2605 )、四維航( 5608 )、正德( 2641 )股價表現不錯。先前航運股受惠中東戰爭航運業紛紛繞道,帶動運價走高。最近戰爭可能會逐漸結束,這個利多效應逐漸消失下,造成近期航運股漲多下跌。

    重電股股價回檔將近2個月,近期股價拉回整力後,週四華城( 1519 )召開股東會,通過配發7元股利,看好未來5-8年的發展,今年資本支出將達10億元。重電股在華城股價上漲帶動下,亞力( 1514 )、士電( 1503 )、中興電( 1513 )、大同( 2371 )股價表現強勢,短線股價向上趨勢明顯。電線電纜股技術型態好轉者,則有華榮( 1608 )、大亞( 1609 )、合機( 1618 ),榮星( 1617 )股價短線漲多後爆量回檔收黑,股價短線回檔機率高。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