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新聞

  • 鴻海5月營收創同期新高,Q2營運展望季年雙增,能見度將超原預期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 2317 )2024年5月營收為5,502億,月增7.68%,年增22.06%,為歷年同期新高;累計前5月營收為2兆3,832億,年增1.73%,為歷年同期次高。針對2024年第二季展望,鴻海表示,第二季雖屬傳統淡季,主要產品進入新舊產品轉換期,原先預估2024年第二季營運展望將呈現季增、年增表現,但因AI伺服器產品需求高於預期,目前第二季的能見度將有望優於先前預期。



    鴻海5月營收5,502億,月增7.68%,與上月比較,「電腦終端產品類別」月對月強勁成長、「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則有顯著成長的表現、「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及「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約略持平。

    5月營收,年增22.06%,與去年同期相比,「電腦終端產品類別」、「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強勁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較去年約略持平。

    2024年累計前5月營收為2兆3,832億,年增1.73%。其中「雲端網路產品類別」及「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強勁成長、「電腦終端產品類別」顯著成長,「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則略微衰退。



  • AI伺服器用BMC晶片大暴衝,信驊直接受益,董座坦言狀況比先前看更好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遠端伺服器控制晶片設計業者信驊( 5274 ),董事長林鴻明今日提到,不單一般性伺服器用BMC訂單在回復,AI伺服器用BMC的訂單也在放量,且AI伺服器用BMC數量較一般伺服器高,為此,市況比今年第一季感覺的好,今年BMC晶片出貨會有高度成長。



    信驊揭露,過去一台伺服器(general server),一顆GPU需要配BMC一顆,但AI伺服器,一顆GPU會配到一點一顆或是一點二顆的BMC。具體說,AI伺服器目前的架構,以機櫃來看有36跟72架構,72的至多用81顆BMC,而32架構的用45顆。

    更進一步來說,以搭配NVIDIA的GB 200來說,有18台伺服器,一台配四顆,此外,九台switch,一台配一顆BMC,遂整體來說,搭配GB200的BMC晶片數量就達到81顆。業界更傳出,信驊目前的AI出貨,以Hopper為主,明年會更好,明年Blackwell會跟進放量。

    林鴻明表示,在今年第一季時候看市況,覺得第二季僅僅是低成長,但因一般性伺服器需求在持續回溫,而AI伺服器的訂單也在成長,雙軌並行下,近期看法比先前樂觀。且第三季也會比第二季好,全年BMC會高度成長。

    先前台積電釋出對AI產業的看法,預計3到5年內AI會有五成的年增率,再之後幾年AI也會有三成的平均年增率。而依據法人圈估算,現在信驊的BMC訂單和出貨中,約有一成五用到AI,到了2030年信驊的BMC晶片出貨中,一般伺服器與AI伺服器佔比會達五五波,隨著AI機種佔比逐年提升,信驊的平均毛利率也可望逐步向上。



  • 世界、恩智浦合資設立新加坡子公司,建置12吋新廠,預計2027年量產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世界先進( 5347 )今日宣布,將與IDM大廠恩智浦,合資設立新加坡公司,並由台積電( 2330 )技轉與授權,投入12吋廠的建置,以40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為主,世界先進持股六成,恩智浦持股四成,新廠預計2027年量產,未來滿載月產能可達五萬五千片,並會考慮建置第二個廠。



    世界先進和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 N.V.)今(5)日宣布計畫於新加坡共同成立 VisionPower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VSMC)合資公司,以興建一座12吋(300mm)晶圓廠。此座晶圓廠將採用130奈米至40奈米的技術,生產包括混合訊號、電源管理和類比產品,以支援汽車、工業、消費性電子及行動裝置等終端市場的需求,相關技術授權及技術轉移預計將來自台積電。

    此合資公司將於獲得相關監管機關之核准後,於2024年下半年開始興建首座晶圓廠,並預計於2027年開始量產。此合資公司將為一家獨立的晶圓製造服務廠商,為合作夥伴雙方提供一定比例的產能。2029年,該晶圓廠月產能預計將達55,000片12吋晶圓,創造約1,500個工作機會。同時,在首座晶圓廠成功量產後,合作雙方將考慮建造第二座晶圓廠。

    首座晶圓廠投資金額約為78億美元,世界先進公司將注資24億美元,並持有60%股權,恩智浦半導體將注資16億美元,持有40%股權;世界先進公司和恩智浦半導體另承諾投入共19億美元的長期產能保證金及使用費,剩餘資金(包括借款)將由其他單位提供。

    該晶圓廠將由世界先進公司營運。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表示:「世界先進很高興能和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恩智浦半導體合作,打造我們的首座12吋晶圓廠,此計畫案符合公司長期發展策略,同時展現世界先進公司致力於滿足客戶需求的承諾,並將製造能量進一步朝多元化邁進。乘持永續經營理念,此座晶圓廠將採用新加坡綠建築標章(Green Mark)標準興建,並落實嚴謹的綠色製造措施。我們將持續為利害關係人創造良好價值,也期待和客戶、供應商夥伴、當地人才及政府等攜手,持續為新加坡及全球的半導體生態系統作出貢獻。」

    思智浦總栽暨執行長Kurt Sievers表示:「恩智浦將持續採取積極行動,確保其擁有具有成本競爭力、供應鏈控制力和地理韌性的製造基地,以支持我們的長期成長目標。我們相信世界先進是非常適合並充分瞭解 300mm 類比混合信號晶圓廠所涉及的複雜性,是與恩智浦共同建造與營運的合作夥伴。我們與世界先進將建立的合資合作夥伴關係完全符合思智浦的混合式生產策略。」



  • Fed今年降息前景增強,比特幣一度突破71,000美元,連五漲

    2024/6/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週三比特幣上揚,朝連續第五個交易日收漲目標邁進,盤中價格一度突破71,000美元,反映出全球市場對聯準會今年降息前景的信心增強。



    作為全球最大數字資產的比特幣邁向三個月來最長連漲記錄,倫敦時間週三05:00,報70,977美元,僅比3月中旬觸及的紀錄高點73,798低約4%。週三稍早一度觸及71,258.35美元的價位。

    交易員預計聯準會最快11月降息的可能性增大,因數據暗示美國通膨放緩、就業市場走軟。一些美國國債殖利率創下年內最大兩日跌幅,金融環境的放鬆可能有助於像加密貨幣這樣的投機性資產。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數位資產策略副總裁Tom Couture在報告中表示,加密貨幣資產對利率下降前景做出了積極的反應。

    Galaxy Digital的億萬富翁創始人兼執行長Michael Novogratz表示,美國政治環境對數位資產來說更加積極,可能有助於推動比特幣在年底前邁向創紀錄的100,000美元,甚至更高水準。

    Novogratz週二接受電視媒體時表示,如果比特幣在未來幾週攻下73,000美元,那麼年底時就有機會觸及100,000美元或更高。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目標。



  • 台積電、鴻海力挺,指數持穩區間整理

    2024/6/5

    【財訊快報/黃俊超】美國三大指數週二晚間皆上漲,道瓊指數上漲0.36%、S&P500上漲0.15%、Nasdaq上漲0.17%,費城半導體下跌0.7%。德國股市下跌1.09%,回到短期均線之下,法國股市下跌0.75%,60日~120日均線之間。



    亞洲股市方面,日本股市今日盤中回檔至短期均線之下,60日均線已經轉為下彎,日圓本週升值到155元上下,韓國股市反彈,再度試圖挑戰站上60日均線,中國上證指數維持在60日均線附近,深圳指數仍在60日均線之下,且為年線之下偏弱勢,香港恆生指數反彈,試圖挑戰20日均線,新台幣匯率區間震盪,介於32~32.6元之間。

    台北國際電腦展正如火如荼,台灣廠商在Nvidia加持下,終於揚眉吐氣,就連過去高高在上的Intel也釋出善意,本週要留意的還有蘋果WWDC大會、聯準會FOMC以及Nvidia分拆最後交易日。美國勞工部公布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報告,顯示4月職位空缺數降至805.9萬個,為2021年2月以來新低,低於預期的837萬個,也低於3月修正後的835.5萬個,不過通膨數據仍未到達聯準會目標,因此本次會議尤其在點陣圖上,還是可能會出現變化,持續留意貨幣相關政策的影響性。

    Nvidia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對於台灣相關供應鏈帶來激勵效果,今日盤面四大權值股當中,鴻海( 2317 )宣佈將與Nvidia攜手建置以超級晶片GB200伺服器為核心的先進AI算力中心,股價表現最為剽悍,護國神山台積電( 2330 )股價上漲15元,依舊是盤面維持穩健的最大關鍵,另外,貨櫃航運受惠報價上漲帶動,表現也屬相對強勢,加權終場上漲128.26點、0.6%,收在21484.88點,成交量為4009.18億元,指數於盤中獲得20日均線支撐後彈升,整體而言,仍維持高檔震盪至盤堅向上格局,日KD指標交叉向下後延伸,不過開口已逐漸收斂,MACD指標黑速柱狀體微幅放大,中長線多方架構未變,但是下跌家數高於上漲家數,短線進入整理機會增加,觀察6月股東會上,大老闆對未來展望的談話,另外,聯準會的點陣圖也將影響美國股市表現。

    櫃檯指數昨日創下波段新高,今日一度回測10日均線不破後彈升,終場上漲0.24點、0.09%,收在259.43點,成交量能為1176.81億元,收盤持穩站在所有均線之上,日KD指標維持高檔區,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微幅減少,均線維持多頭排列且發散,持續觀察電子高價股尤其IP與IC設計股,另外,生技股也可以留意。

    傳產類股依舊維持輪漲格局,包含重電、能源、水資源、航太、軍工、電線電纜、貨櫃航運、散裝航運、汽車、營建與資產等。航運股近期受惠報價,股價表現相對搶眼,空運市場也逐漸進入傳統旺季,可一併留意觀察。



  • 馬士基兩度調高財測,油價降至4個月新低,貨櫃三雄獲利料優於預期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馬士基一個月來兩度調高全年財測,隨著運價連8漲,隨著即將進入貨櫃傳統旺季,加上國際油價降至4個月新低,貨櫃三雄長榮( 2603 )、陽明( 2609 )及萬海( 2615 )第二季及第三季獲利有可能受惠運價攀升,以及國際油價下跌,降低成本,跟隨馬士基腳步,優於市場原先預期。



    由於紅海危機惡化,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指數重返3000關卡以上,歐線集運期貨價格今(5)日盤中持續上漲,漲幅近3%,隨著第三季旺季來臨,各大貨櫃商喊已經陸續喊出自6月中旬開始陸續徵收旺季附加費。

    而貨櫃三雄今年第一季獲利交出漂亮成績單,其中長榮第一季合併營收886.39億元,年增32.64%,稅後淨利為173.82億元,年增244.7%,毛利率21.38%,每股盈餘(EPS)8.14元。

    陽明第一季合併營收為438.01億元,稅後淨利93.79億元,年增175.7%,不僅較去年第四季虧損,由虧轉盈,第一季單季獲利就超越去年全年獲利的47.74億元,多賺約46.05億元,單季獲利就較去年全年獲利成長約96.46%,將近1倍,每股盈餘(EPS)2.69元,賺贏去年全年EPS 1.37元,多出約1.32元。

    萬海2024年第一季合併營收為276.18億元,稅前淨利61.41億元,稅後淨利歸屬母公司46.23億元,EPS為1.65元。

    隨著運價持續上漲,加上近期油價持續下跌,在運價漲、油價跌下,更有利貨櫃三雄業績及獲利;此外,值得留意的是,隨著現貨價格大漲,包含陽明及萬海長約簽的較少,更加受惠現貨價格的飆漲,兩家業者收入可望跟著水漲船高。

    陽明在亞洲-北美線布局相當綿密,受惠市場缺船缺櫃;至於亞洲-歐洲線陽明與所屬THE聯盟及其他成員有2.4萬TEU的船,在聯盟合作下,陽明仍具競爭優勢。

    至於萬海以亞洲線為基礎,於亞洲的市場占有率達15%,亞洲區貨量比重為62%;萬海採取低成本經營,引入大量新世代節能船,以提升燃油效率來降低艙位平均成本。



  • 指數回神穩步走揚,AI熱潮進入新一個階段

    2024/6/5

    【財訊快報/黃啟乙】台股今日開紅殺低下測月線之後,兩階段拉高而上,市場持續在AI的熱潮中,惟AI發展,可能逐步走入下一個階段。



    去年上半年,是AI產業正式起飛的開始!率先由AI伺服器所發動!從美日的Super micro,再到廣達( 2382 )、技嘉( 2376 )等,引領伺服器及相關供應鏈大漲!

    其後,所謂AI PC、NB,手機開始陸續登場!一時之間,也掀起新的熱潮。

    也就是說,伺服器負責AI的雲端計算,到了AI PC、NB、手機時,進入個人的邊緣運算;那麼另一個邊緣運算就是企業的邊緣運算,此時工業電腦的重要性,將大大拉升,其中在線型上,呈現中、長多的的融程電( 3416 )、茂訊( 3213 ),正企圖再創新高,成為多頭參考指標。



  • 高力獲亞系外資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由480元上調至630元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高力( 8996 )參展2024台北國際電腦(COMPUTEX),根據亞系外資最新報告指出,在展場中看到高力液冷產品系列,預計2024年、2025年來自歧管和CDU(冷卻分配器)的液冷銷售額將增加至35%、44%,因此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從480元上調至630元。



    外資報告指出,高力尋求開發大於1000kW的CDU,以滿足Nvidia GB200升級後的未來需求,在電腦展中展示採用25U水箱設計的單相浸沒式冷卻解決方案。產能方面,分流器機架年產5萬套,散熱器年產5萬套,CDU年產2000套。

    高力為30多年來領先的板式熱交換器供應商,在供暖、通風、空調(HVAC)行業擁有專業知識,能夠充分利用即將到來的液體冷卻需求。外資認為,從2024年下半年開始,液冷散熱CDU出貨量可望增加,液冷佔2024年第一季銷售額的8%,預估2024年、20225年將貢獻35%及44%的銷售額,較之前預估23%及28%提升。

    外資報告指出,有鑑於人工智慧伺服器功耗激增,資料中心將需要額外、穩定、強大和可再生的電源來運行人工智慧伺服器,而Bloom Energy(BE)的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將滿足這需求。 BE近期與CSP客戶合作進行相關項目,預計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的燃料電池專案將於2025年正式展開。

    外資指出,在反映對液體冷卻歧管和CDU的強勁需求下,調高2024年及2025年EPS預估8.98元及15.59元,目標價從480元上調至630元,維持買進評等。





  • 高力年底前導入兩家新客戶,H2比H1好,明年三大業務齊發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2024台北國際電腦(COMPUTEX)昨天登場,高力( 8996 )展示新世代伺服器水冷散熱產品,總經理王心五會場中指出,目前來看第二季不會比第一季差,第三季會往上成長,年底前還會導入兩家新客戶,整體下半年在新客戶及新訂單挹注下,會比上半年好,全年也會優於去年,明年三大業務都會向上成長。



    台北國際電腦展4日登場,高力迎合當前AI技術的發展趨勢,展示新世代伺服器水冷散熱產品,為資料中心和高效能運算提供更具永續性的散熱解決方案。

    王心五會場中接受記者採訪指出,去年底時看今年營運比較保守點,主要因為產業變化很大,經過近4-5個月後,隨著熱潮一直堆疊,接單量及展望都比去年年底時看得更好,對於今年整體營運更具信心。

    王心五表示,目前兩大事業主力包括板式熱交換器及液冷散熱,板式熱交換器來看,去年主要來自熱泵應用帶來效益,今年下半年看好液冷散熱發展。

    王心五指出,今年最大成長動能來自CDM(分歧管)模組散熱出貨,Bloom Energy去年受影響,現在已逐漸回升,至於板式熱交換器恢復時間不會很快,但也已漸漸脫離谷底緩步向上。

    高力第一季液冷散熱占比8%,與上季持平,不過4月已攀升至11%,5月還更高,今年全年邁向20%,明年再往上攀升朝突破30%。

    高力第一季營收比重來看,板式熱交換器佔比57%,年減10%,季減14%,Bloom Energy占比35.4%,年減40%、季增2%,液冷散熱占比8%,與上季持平。

    針對參展效益,王心五坦言,今年是第三年參加,以往參展因公司默默無名,大廠的眼裡沒有高力公司,但隨著專業技術受到肯定,今年包括重量級美系客戶及台灣大廠都願意親自前來攤位,這在以前是沒有的現象,尤其IT產業帶動AI發展,液冷相關產品應用在散熱,也強調保證不漏水,獲得不少大廠青睞及肯定。

    展望2024年,目前來看第二季不會比第一季差,第三季會往上成長,CDU(冷卻分配器)產品第四季也將開始出貨,預計年底前會導入兩家新客戶,其他廠商正送樣認證中,整體下半年在新客戶及新訂單挹注下,會比上半年好,全年也會優於去年,明年三大業務都會向上成長,尤其液冷散熱會更明顯成長,主要是基期較低。



  • 馬士基暫停亞洲-美東航線+星塞港嚴重,運價續看漲,三雄可望受惠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紅海危機惡化,全球航商持續調整航線,運輸供應斷鏈危機浮現,馬士基(AP Moeller-Maersk)近期傳出為因應船舶調度問題,暫停亞洲-美東TP20航線;隨著亞洲到美東線供給艙位更少,加上新加坡等地傳出塞港,艙位供需吃緊,可望帶動全球貨櫃輪運價,預估貨櫃三雄-長榮( 2603 )、陽明( 2609 )及萬海( 2615 )第二季及第三季業績將不看淡。



    國內的物流業界指出,自紅海危機以來,市場認為只是船舶延後回來,並不會造成太大的物流問題,不過現在是船期大亂後,船舶調度出現困難,到港時間混亂、貨櫃使用時間拉長,造成碼頭、物流在短時間無法反應,塞港問題再現。

    而貨櫃三雄第一季交出優於市場預估的獲利,隨著運價持續上漲,貨櫃三雄第二季獲利可望更上一層樓;根據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上週五(31)日出爐,運價指數連8漲,指數上漲341.34點至3,044.77點,指數重返3,000關卡以上,週漲幅擴大至12.62%,隨著第三季旺季來臨,加上各大貨櫃商喊出將徵收旺季附加費,有利貨櫃三雄長榮、陽明及萬海第二季營運及獲利表現。

    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中,4大主要航線、澳新、西非、南非、南美以及東南亞航線運價全都上漲,其中亞洲至地中海、亞洲至美西、亞洲至美東、亞洲至西非漲幅都逾一成以上;而亞洲至南非以及近洋線遠東至東南亞漲幅更逾兩成;其中亞洲至美西運價突破6,000美元,亞洲至美東線突破7,000美元。



  • 財新中國5月份服務業PMI升至54.0,優於預期

    2024/6/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服務業擴張態勢有所加速,表現也優於預期。



    財新傳媒與Markit週三發布5月份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結果當月指數由前月的52.5,向上升至54.0,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為52.5。

    該指數去年同期為57.1。

    指數高於50榮枯關鍵水位顯示產業呈現擴張:低於50意味的產業呈現萎縮。

    此外,財新傳媒與Markit還發布5月份中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結果當月指數由前月的52.8,向上升至54.1的水準。去年同期該指數為55.6。



  • 蔡力行揭露,聯發科將把AI邊緣運算長期優勢跨向雲端運算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於本次COMPUTEX的專題演說中,揭露了聯發科在AI雲端發展上的佈局,直言將把在邊緣運算長期耕耘的優勢延伸至雲端。



    蔡力行表示,聯發科將把在邊緣運算長期耕耘的優勢延伸至雲端。聯發科過去專精在手機等周邊裝置,在AI上屬於邊緣運算,且本次COMPUTEX中,多數AI晶片業者均陸續宣布跨向AI PC的邊緣裝置,但聯發科並未揭露在AI PC端的詳細佈局,而是逆勢揭露,將從邊緣運算,跨向雲端運算。

    本次COMPUTEX,蔡力行更在演說中,邀來Arm CEO Rene Hass,更宣布將透過Arm Neoverse運算子系統(CSS),加速在雲端運算晶片的設計與開發。COMPUTEX中,聯發科也宣布加入Arm全面設計(Arm Total Design)。Arm全面設計是基於Arm Neoverse CSS(運算子系統),致力於加速和簡化產品開發的快速成長生態系,滿足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系統、電信等領域的AI 應用效能及效能。

    聯發科提到,因應快速增加的AI訓練與推論需求,雲端服務供應商除了積極佈建資料中心,也尋求更客製化的解決方案以優化特定領域性能,並降低總擁有成本(TCO),預估客製化AI雲端運算的市場規模將自去年約76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45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為AI加速器。

    聯發科強調,擁有許多內部開發的雲端AI客製化晶片解決方案的IP,在雲端運算領域佔有利基性的市場定位,並且能幫助雲端廠商降低總擁有成本(TCO)。這些技術包括Interconnect SerDes、UCIe、D2D及Optical等高速傳輸介面IP。此外,在3奈米及接下來的2奈米先進製程、2.5D/3D Chiplet先進封裝,以及HBM等技術方面,聯發科強調都具開發及整合能力。

    尤其,聯發科強調,在雲端運算領域中最為關鍵的SerDes技術是由聯發科內部開發,在2022年推出112G技術後,在2024年已擁有市場最先進的224G IP,未來也將持續開發400G及CPO的能力。



  • 黃仁勳透露擴大在台投資,五年內設研發中心,地點台北、台南、高雄擇一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AI趨勢愈演愈烈,台灣半導體晶片供應鏈地位日益重要,有AI教父稱謂的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昨日在COMPUTEX的記者會中,公開大讚台積電( 2330 )與台灣供應鏈,也揭露,會持續擴大在台灣的投資,五年內設立研發中心,地點會在台北、台南、高雄擇一。



    黃仁勳昨日在COMPUTEX全球媒體問答的,就記者提問,現下有地緣政治、美中貿易戰、兩岸關係等議題,為何NVIDIA會把據點設在台灣,是否會繼續投資台灣,他回應,是因為台灣的AI生態系、AI供應鏈真的非常優秀,無論是身為台灣人或台灣的廠商,都應該為此感到驕傲。

    他直言,台灣擁有很棒且豐富的生態系,是讓輝達選擇落腳的主要考量,即便輝達想在其他地方複製,但太過困難。他也直言,台積電太棒了,是不可思議的棒,是令人驚豔的公司,並打造令人驚豔的產品。

    黃仁勳提到,台積電有先進的技術、很棒的工作倫理、絕佳的彈性,且已合作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不是隨便就可以找到其他人來替代合作,而且CoWoS先進封裝與封測也非常好。

    黃仁勳也透露,目前輝達在台北及新竹已有數百人編制,未來將持續投資台灣,有意在五年內設立研發中心,並且將僱用上千位工程師,地點部分,則可能會在台北、台南、高雄三地擇一。



  • 殖利率/美元回落,美股三大指數週二小紅,費半跌0.7%,Nvidia續創高

    2024/6/5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職位空缺驟降帶動公債殖利率和美元齊步回落,美股主要股指週二在上下反覆震盪後普漲,但晶片股承壓:道瓊工業指數在下跌173點到上漲215點之間不到400點擺盪,終場收漲約140點或0.36%。



    同日,標普和那指各漲0.15%和0.17%。兩者一度各挫跌0.49%和0.47%。晶片股為主的費半則收低0.7%。馬斯克喊購買30萬顆B200,Nvidia週二股價追高1.25%,連續兩天破頂。蘋果股價追高0.16%連七紅,來到逾4個月高位。科技七雄只有特斯拉和Meta吃癟各跌0.86%和0.1%。

    勞工部的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美國4月職位空缺由3月的835.5萬個,減至805.9萬個,創2021年以來新低,並遠少過預期的835萬個,當中,醫療、製造業和政府職位空缺均削減。至於4月工廠訂單增長0.7%,升幅大過預期的0.6%;4月耐用品訂單終值漲0.6%。

    紐約股市4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漲140.26點或0.36%,報38,711.29點;標普500指數漲7.94點或0.15%,報5,291.34點;那指漲28.38點或0.17%,報16,857.05點。

    四大股指唯一黑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跌36.25點或0.70%,報5,116.26點。成份股中上日飆漲22.85%的Coherent倒吐6%墊底,Nvidia漲1.25%為四檔活口中第二旺,台積電ADR回吐1.6%淪為弱十之列。

    波音有望恢復向中國付運客機,股價收漲2.29%道瓊第二大贏家,只輸給漲2.36%的漢威聯合國際。市場憧憬蘋果公司於6月10日召開的開發者大會,可能披露更多人工智慧(AI)發展策略詳情,股價追高0.16%連七紅至1月24日以來最高。

    油價連五黑,兩大煉油業者艾克森美孚及雪佛龍股價分別挫1.6%及0.8%。網紅股GameStop在上日飆21%後,週二回吐5.4%。



    美股盤後上漲

    美國股市週二盤後上揚,從事企業軟體開發的凱德維亞軟體公司(GWRE US)股價上漲,因該公司年度第三季業績表現超越預期的消息,提振了股價行情。

    道瓊指數期指上揚60.00點或0.16%,報38,847.00點。

    凱德維亞軟體公司盤後股價上漲8.28%,報117.00美元。該公司發布年度第三季財報,結果當季營收2.407億美元、經調整後的每股獲利0.26美元,雙雙表現超越市場分析師預期。

    線上時尚平台營運商Stitch Fix Inc(SFIX US)盤後股價大漲20.97%,報3.23美元。股價的揚升,主要因為該公司年度第三季主業的每股虧損為0.18美元,虧損金額小於市場分析師預估中值的每股虧損0.24美元。



  • IMF總裁表示,全球經濟最令人擔憂風險是美國任意提高關稅政策

    2024/6/5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週二表示,世界經濟正走向軟著陸,通膨正在下降,降息即將到來,但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增加貿易限制(包括關稅)是全球增長面臨的“最令人擔憂”的風險。



    格奧爾基耶娃週二在華盛頓特區發表公開演說時表示,「貿易放緩的速度甚至超過其他方式的放緩。IMF追蹤到去年全球貿易限制性關稅增加兩倍,從1000項增加到3000項,其中,三分之二缺乏理由。最令人擔憂的是,到處都在隨意地實行行業關稅政策。一半的產業政策措施來自全球經濟前三強。一方面要理解加強貿易限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要採取更深思熟慮的關稅政策,二者之間應該取得平衡。我們必須承認,這種對關稅的熱愛再次出現是有原因的,而全球化並不適合所有的人。」

    她指出,俄烏衝突讓許多國家認識到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供應來源多樣化的必要性。此外,由於美國兩黨的總統候選人都奉行激進的關稅政策,貿易模式的變化已經導致增長速度低於IMF的預期。「在最好的情況下,限制性關稅可能會相當於全球經濟的0.2%,在最壞的情況下高達7%。從世界上拿走7%意味著日本和德國的GDP已經消失。」





  • 美4月份JOLTS職位空缺降至805.9萬個,逾三年來最低,低於預估中值

    2024/6/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職位空缺數降至三年多來最低水準,與勞動力市場的逐步放緩相符。



    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二公佈的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4月份職位空缺從前一個月向下修正後的835.5萬個,降至805.9萬個。這個數字低於經濟專家預估中值的835萬個。

    由於職位空缺數下降,聯準會密切關注的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之比也創下近三年最低水準。

    這份數據顯示,4月份醫療健保行業的職位空缺數降至三年來最低點,製造業職位空缺創2020年年底以來最低,政府的職位需求也出現減少。

    最近的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但這是透過放緩招聘而不是直接裁員來實現的。聯準會官員希望這種趨勢能夠持續下去,以在不觸發數百萬人失業的情況下控制需求和抑制通膨。

    這份數據顯示,招聘和裁員率均持平。雖然裁員仍處於歷年低水位,但招聘速度已經放緩,說明企業認為當前的人手足以滿足需求。

    此外,4月份離職率維持在202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職位空缺與失業人數之比降至1.2,創2021年6月以來最低。這個被聯準會密切關注的指標在過去一年大幅下降。2022年頂峰時期這一比例為2比1。



  • 美國4月份工廠訂單成長0.7%,優於預期

    2024/6/5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數據顯示,美國4月份工廠訂單呈現增長局面,表現優於預期。



    美國商務部週二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工廠訂單成長0.7%。此前35位受訪經濟專家的預估中值為增長0.6%,預測區間介於成長0.3%至成長0.8%。3月份工廠訂單數據下修至成長0.7%。

    這份數據顯示,4月份不含運輸的新訂單成長0.7%,3月份數據為成長0.4%;4月份不含國防設備的新訂單成長0.4%,3月份數據為成長0.9%;4月份不含飛機的非國防資本財新訂單成長0.2%,3月份數據為下滑0.2%。

    4月耐久財訂單成長0.6%,3月份數據成長0.8%;4月消費財新訂單成長1.2%,3月份數據為成長1.3%。



  • 祥碩宣布PCIe Gen5拓展AI傳輸領域,USB4 Dock預計2025年送樣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高速傳輸晶片設計業者祥碩( 5269 )於本次的Computex展中,揭露其USB4 80Gbps、120 Gbps實體層,並宣布其PCIe Gen5拓展AI傳輸領域。



    祥碩以「Incredible Speed、Exceeding the Limit」–「快無止盡,多功無限」為題,於2024年Computex展示其最新USB4 80Gbps、120 Gbps及PCIe Gen5的實體層晶片,為未來的智慧工作環境勾勒出一站式的高速傳輸、高效充電和多設備連接解決方案。

    此次Computex展中,祥碩首次揭露其USB4 80Gbps、120 Gbps實體層,逐步實現龐大資料與高解析度影片轉瞬即得的可能性,顯著提升工作效率和使用便利性。USB4技術的向下兼容性,確保與現有USB設備的無縫連接。

    PCIe Gen5則是祥碩在高速接口領域的另一項關鍵進展,今年展出的PCIe Gen5實體層,滿足傳統及人工智慧伺服器市場對於高性能計算和大數據處理需求,進一步強化傳輸速率、減少延遲、支援更多高性能設備之效能。

    祥碩也預計於2024年底送樣多Lane數之PCIe Gen4 Packet Switch,將於2025年CES展出USB4 Dock之FPGA平台。此USB4 Dock支援多功能工作站,提供最高40 Gbps的傳輸速度與最大可支援240W的供電能力,預計於2025年送樣。

    USB4 Dock將支援整合多種接口,包括USB、HDMI、DisplayPort和乙太網口等。用戶僅需一條USB Type-C或Thunderbolt 4線材即可連接所有設備,最大可支援8K解析度(UHBR 20),提供更豐富更多元的外接應用。此外,USB4 Dock同時提供充電功能,為多種裝置提供便捷的充電解決方案。



  • 聯發科宣布加入Arm Total Design,加速AI從裝置端到雲端創新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聯發科( 2454 )於COMPUTEX 2024宣布加入Arm全面設計(Arm Total Design)。Arm全面設計是基於Arm Neoverse CSS(運算子系統),致力於加速和簡化產品開發的快速成長生態系,滿足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系統、電信等領域的AI應用效能及效率。



    聯發科副總Vince Hu表示:「聯發科與Arm將共同合作,使客戶的產品設計滿足AI應用最具挑戰的工作負載,並極大化效能功耗比(performance per watt)。在聯發科持續拓展資料中心業務上,我們將與Arm密切合作,透過聯發科在混合運算、AI、SerDes、chiplets、先進封裝上的技術能力,加速AI從裝置端到雲端的創新。」

    聯發科擁有領先業界的SoC整合設計能力,能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透過優化已經驗證過的Arm CPU子系統加速產品上市時間,並可針對特定應用領域的複雜AI運算要求以及客戶的運算子系統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

    Arm資深副總裁暨基礎設施事業部總經理Mohamed Awad表示:「AI正在持續推動產業對更高運算能力和效率的需求。基於雙方在已推出數十億高效能、高效率裝置的長期合作基礎上,聯發科加入Arm全面設計生態系專案,透過Arm Neoverse CSS,為產業建構可持續的、AI驅動的雲端資料中心,將技術導入雲端基礎設施領域。」

    聯發科在多個成功的產品領域採用Arm IP,天璣系列行動平台基於Arm低功耗設計。此外,聯發科亦為業界第一的Wi-Fi供應商,應用領域橫跨寬頻、零售路由器、消費電子和遊戲等,雙方也在各類邊緣裝置包括汽車、Chromebook、智慧家庭、企業物聯網和工業物聯網等進行合作。



  • 緯穎攜手緯創,COMPUTEX大秀AI肌肉,AI教主黃仁勳到訪氣氛爆棚

    2024/6/5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AI商機燒,雲端/AI伺服器大廠緯穎( 6669 )擴大參與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展示其多樣整機櫃AI運算解決方案以及先進液冷技術。



    而展中可見緯穎與其母公司緯創( 3231 )多項共同開發的產品,雙方協力搶攻AI伺服器市場。

    緯穎表示,該公司整合多款AI GPU平台和客製化ASIC,提供多元AI運算解方,亦因應不同資料中心基礎設施需要,開發多種先進液冷技術,滿足日益增長的AI訓練和推理需求。

    展會中,緯穎展出一系列AI產品,搭載輝達(nVIDIA)、英特爾(Intel)與AMD等晶片巨擘的新世代AI加速平台。其中,展示重點包括輝達GB200 NVL72整機櫃解決方案,將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提升到兆級參數規模,且總體擁有成本(TCO)較前一代GPU降低25倍。

    此外,緯穎Wiwynn GS1400A是基於NVIDIA MGX的4U AI伺服器,搭載8張H200 NVL PCIe Tensor Core GPU卡,利用其模組化的伺服器設計,將加速運算推展至各種資料中心。

    另一方面,緯穎長期投資散熱和先進液冷技術,能提供完整的氣冷、單相/兩相直接式液冷(Direct-to-Chip Liquid Cooling, DLC)技術,以及單相/兩相浸沒式冷卻(immersion cooling)技術等解決方案。本次展出的重點包括液冷管理系統以及兩相直接式液冷解方。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週二(4日)在COMPUTEX開展首日前往緯穎展位參觀,吸引滿滿人潮跟隨,緯創董事長林憲銘以及緯穎董事長洪麗甯均到場接待,黃仁勳離去前還帶領現場群眾不斷高喊緯穎、緯創的英文名字(Wiwynn、Wistron)加油打氣,現場氣氛熱烈。



  • 美三大指數由黑翻紅,NVIDIA再創新高

    2024/6/5

    【財訊快報/黃俊超】美國三大指數週二晚間皆上漲,道瓊指數上漲0.36%、S&P500上漲0.15%、Nasdaq上漲0.17%,費城半導體下跌0.7%。個股方面,微軟上漲0.62%、蘋果上漲0.16%、NVIDIA上漲1.25%、Google上漲0.41%、Amazon上漲0.56%、Meta下跌0.1%、ARM下跌0.99%、AMD下跌2.18%、Intel下跌0.86%、美超微上漲0.13%、高通下跌0.75%、美光下跌1.19%、Tesla下跌0.86%,台積電ADR下跌1.6%、聯電ADR下跌3.18%、日月光ADR下跌2.45%,台指期貨夜盤下跌25點。



    德國股市下跌1.09%,回到短期均線之下,法國股市下跌0.75%,60日~120日均線之間,昨天的亞洲股市方面,日本股市為高檔震盪,試圖挑戰站回60日均線,日圓在156元附近,韓國股市為在60日~120日均線,中國上證指在60日均線附近,深圳指數仍在60日均線之下,年線之下仍屬弱勢,香港恆生指數反彈,在5日均線附近,新台幣匯率區間震盪,介於32~32.6元之間。

    台北國際電腦展開展,而後接著蘋果WWDC、聯準會FOMC、NVIDIA分拆最後交易日。美國勞工部公布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報告,顯示4月職位空缺數降至805.9萬個,為2021年2月以來新低,低於預期的837萬個,也低於3月修正後的835.5萬個,不過通膨數據仍未到達聯準會目標,因此本次會議在點陣圖上,還是可能會出現變化,必須要持續留意。

    六月第一個交易日,加權指數在AI概念股受惠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演講,與上週五調整回歸正常開高,四大權值股台積電( 2330 )、鴻海( 2317 )、聯發科( 2454 )與廣達( 2382 )漲幅都超過兩個百分點,不過週二並未延續,除了台積電跌幅在一個百分點以內,鴻海、聯發科與廣達跌幅介於2~3%,多數權值股走跌而跌勢平均,然在台北電腦展會上,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宣布,將攜手NVIDIA在高雄軟體園區,建置以GB200伺服器為核心的先進算力中心,加上AMD也將斥資50億元在台設立研發中心,不僅對於台灣AI股帶來激勵,對於房地產市場也是持續加溫。

    昨日加權指數受到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92.51億元影響,其中外資賣超235.58億元,終場下跌180.14點、0.84%,收在21356.62點,成交量為4419.57億元,指數回到短期均線糾結處,然仍維持高檔震盪至盤堅向上格局,日KD指標交叉向下後延伸,MACD指標黑速柱狀體微幅放大,雖然中長線多方架構未見變化,不過短線上進入整理的機會增加,觀察6月股東會旺季大老闆對未來展望的談話,以及國際股市表現。

    櫃檯指數昨日盤中創高後,隨加權指數拉回,終場下跌1.26點、0.48%,收在259.19點,成交量能為1390.42億元,收盤仍站回到所有均線之上,日KD指標維持高檔區,MACD指標紅色柱狀體微幅減少,均線維持多頭排列且發散,持續觀察電子高價股尤其IP與IC設計股。

    傳產類股依舊維持輪漲格局,包含重電、能源、水資源、航太、軍工、電線電纜、貨櫃航運、散裝航運、汽車、營建與資產等。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