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資買盤持強 鎖定籌碼優勢股  外資、投信同買 金融指數重返二○○○點
  •   
      
作者:黃俊超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306期      出刊區間:113/06/28~113/07/04

外資於現貨市場連續性不足,然以投信為首的內資則是持續擴大加碼,操作上可留意法人籌碼挪移方向,另千張股東占比變化,亦為觀察重點。


加權指數創下二三四○六.一點的歷史新高,一路過關斬將後近日則出現技術性回檔,縱然技術指標位處相對高檔,或有過熱跡象,然而整體而言,目前仍處於均線多頭排列且發散的牛市格局之中,尚未出現明顯頭部漸趨成形,距離反轉訊號還很遠,若擔心則短線操作可暫時降低槓桿比率,亦可同步進行汰弱留強,六月股東會密集期即將進入尾聲,接下來則是傳統除權息旺季。



外資不連貫、投信連四買



打破五月賣股魔咒,六月加權指數接連突破二二○○○點、二三○○○點兩大整數關卡,電子權值股是最重要攻擊指標,前四大權值股當中,包含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與廣達(2382)股價皆創下歷史新高,鴻海(2317)今年漲幅則已逾倍,並創下金融海嘯過後新高,其次則是金融類股持穩,金融指數突破二○○○點,寫下本世紀以來新高,雖然老牌傳產權值股不少仍偏向弱勢,不過重電、能源等類股,展現出滿滿活力。

統計至六月二十六日,至上半年結算仍有幾個交易日,目前外資於六月份與整體上半年,都仍維持淨買超,不過六月買超僅略高於一○○億元,上半年總金額也低於一○○○億元,並不算積極;反觀投信有望連續四個月維持買超,上半年僅有二月賣超,預估至上半年結算,買超金額可望持穩在三五○○億元以上,遠高於外資買超金額,特別留意整體ETF規模已突破二兆元,顯示內資才是推升台股衝上歷史新高背後最重要的動能來源。

雖然外資整體買賣超並沒有明確方向,不過從近二○個交易日來看,金控類股相對受到青睞,買超最多的是逾二五萬張的開發金(2883),分居三、四的是逾十萬張的永豐金(2890)與新光金(2888),三檔金控股同時間內漲幅也都有高個數表現,第七與第九則是雙雄國泰金(2882)與富邦金(2881),分別買超八.三萬張與近六.九萬張,漲幅都在五%上下。



外資加碼鴻海、廣達



投信買超前十名中也有四檔金融股,以中信金(2891)三○.四萬張最多,國票金(2889)、玉山金(2884)與華南金(2880)皆超過十萬張,而後還包含京城銀(2809)、群益證(6005)與上海商銀(5876)等。金融股受惠殖利率逐漸恢復甚至優於過往水準,加上股債市展望帶動帳上未實現損益朝正向發展,今年股價普遍維持穩定盤堅向上格局。

國泰金前五月稅後純益五八八.一億元,年增二.五倍、自結EPS四.○七元,已經超過過去兩年的全年表現,而富邦金五月獲利創歷年同期新高,前五月稅後淨利五九四.三億元,年增逾一.三倍、自結EPS四.五七元,重返金控三冠王寶座;中信金前五月稅後純益三一一.五一億元、年成長將近六成,創下史上同期新高,自結稅後每股盈餘一.六元。

開發金將改名為凱基金,前五月稅後獲利一二九.一一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一.五九倍、每股盈餘○.七七元;永豐金前五月累計稅後純益一○四.三二億元,年增三四.四%、每股稅後純益○.八四元。近日加權指數雖出現回檔,不過金融類股的表現依舊維持穩健,且繼一九九○年時隔三四年後,金融指數終於又再度站上二○○○點大關。

而在外資買超的AI相關個股方面,近二○個交易日外資買超以伺服器ODM廠較整齊,包含廣達、鴻海與英業達(2356),買超皆有四萬張以上。AI的鴻海、不再是電動車的鴻海,終於回到受市場喜愛的最佳位置,近期雖然投信與融資站在賣方,不過今年以來外資、投信與融資呈現同步增加,Nvidia的GB200是突圍關鍵,蘋果未來定位更加清晰,強大的終端裝置與平台,兩家國際大廠同步加持,帶動股價終於重返二○○元之上,外商高盛調高目標價至二五七元。

電源供應器廠台達電(2308),在AI電源市場占比超過五成,預期全年AI電源營收將成長兩倍,為業績主要成長動能,於今年台北國際電腦展上,台達電也展出液冷散熱方案,預期下半年量產、明年大量出貨。外資對台達電的態度也出現轉變,上半年從賣超到買超,尤其近二○個交易日買超逾三.七萬張,推升股價創下歷史新天價的三九二.五元,距離市值一兆元的里程碑越來越近。



波若威千張股東倍數增加



再從籌碼集中的角度來看,光通訊廠波若威(3163)外資近二○個交易日買超逾四五○○張,對照股本八.○五億元其實不算太多,不過六月十五日∼十九日當周,持股千張以上的股東從六人增加至十四人,整體持有百分比則從十六.五三%,大幅增加到三四.四二%,也帶動股價攻上波段新高,迅速逼近歷史最高價一四六.五元。

波若威在股東會上表示,上半年需求相對保守,尤其傳統電信業,不過受惠於AI算力需求帶動,數據中心相關八○○G光模塊產品群將進入放量階段,於第三、四季需求強勁,將開始貢獻營收,另則持續觀察美國補助案進度。股東會也通過以私募方式,引進策略性投資人,進行產業垂直整合或共同研究開發市場等策略性目標,此次增資發行普通股額度不超過一千萬股。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