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供應鏈緊俏情況逐漸緩解,歐美汽車產量恢復正常,第一季銷售年增率成長,但還沒回復到疫情前水準。中國車市仍在跌價,需要時間才能化解。
擺脫前兩年汽車市場因後疫情缺料困境,汽車電子零件供應鏈逐漸恢復正常供需,汽車價格回歸市場機制,歐美市場第一季汽車銷售量回溫,但還沒有回到疫情前水準。中國汽車市場今年前兩個月銷售仍低迷,但三月的銷售數據比前兩個月好,中國汽車市場仍處於去化庫存階段。
拜登政府上台後積極推動電動車供應鏈本土化並給予購買電動車車主抵稅優惠,其他民眾換車時能改採電動車。政府的推動下,的確帶動電動車的銷售成長。即便如此,汽車市場在美國的需求仍大,過去兩年後疫情期間,因為汽車晶片在晶圓代工廠產能有限,造成車用電子供應鏈緊俏,連帶影響汽車銷售,還因此造成二手車奇貨可居的不合理現象。這現象隨著晶圓代工產能在去年下半年已經沒有那麼緊後,汽車晶片產能陸續開出,逐步緩解汽車電子零組件供應吃緊,逐步恢復正常,終於讓今年第一季美國汽車銷售比去年同期好。
美國車市回溫
研調統計,第一季美國新車銷售量達到三五六萬輛,年增率達到八.四%。美國本土兩大汽車製造商的通用汽車的銷售量為五九.九萬輛、年增率十八.七%,福特汽車銷售量為四七.二萬輛、年增率九.九%。從美國輕型車月銷量來看,今年前三個月,美國汽車銷售量明顯比去年同期成長,但仍低於二○二一年同期時的水準,距離二○一九年疫情前的銷售量也還有一些差距。
如同先前提到拜登政府全力推動電動車,美國主要汽車製造商現在的重心全都聚焦在電動車,甚至開始將某些汽車工廠重新裝修產線,把產能挪到電動車,對車廠來說,這是未來的趨勢。美國汽燃油車落日條款各州規定不同,最快是在二○三五年,而歐洲市場的落日條款時程普遍落在二○三○年。車廠生產電動車要與時間賽跑,就怕趕不上電動車的競爭力,這樣的現象會形成傳統汽車的生產數量將逐年遞減。再者,過去兩年汽車晶片供不應求現象,的確從去年底慢慢緩解,到今年前三個月,汽車晶片的供應鏈也還沒全面回復到疫情前水準,以至於第一季整車產能雖然比去年下半年好轉,卻也還沒全面恢復正常,需要時間調整產能才會增加。
汽車是歐美民眾代步的交通工具,許多車主考量到當前環境對電動車仍有先天上的限制,例如充電樁的普及率不高,現實環境考量下很多車主購車時仍以汽燃油車為主,汽燃油車的需求仍高。對車廠來說,電動車現有產能仍有限,車廠電動車仍處於虧損階段,汽燃油車仍是現階段車廠主要現金流入和獲利來源,各家車廠不能不顧好這部分的收益。
美汽車庫存天數逐漸正常
汽車晶片供應鏈逐步恢復正常,擺脫缺料問題後,汽車廠庫存可望快速回復到先前水準。根據Marklines數據,今年前三個月美國車廠平均庫存天數平均是三五.三三天;其中,通用汽車庫存天數平均為五○天,福特汽車庫存天數平均為五八.三天,疫情前美國汽車正常庫存天數是六○∼八○天。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逐漸回復到疫情前庫存水準,第二季起這家車廠的汽車銷售量可望比第一季成長。
過去十年在美國車市受到歡迎的日本車廠,即使零組件供應鏈逐步恢復正常,豐田第一季庫存天數平均只有二一.六七天,本田為二八天,日產也只有二八.三天。日系車廠庫存仍低,有可能和他們汽車的輸送以及銷售市況較好都有關聯。日本三大車廠在美國本土工廠不多,大部分汽車製造工廠都集中在美墨邊境,汽車運輸費用較高,這現象到下半年將逐步緩解。對車廠的好消息是,整車製造擺脫零件缺料問題後,除了庫存可望回復外,先前因為缺料問題造成部分新車、改款車專案遭遞延,這現象也將逐步緩解,提高車廠的獲利能力。
第一季福特汽車皮卡市占率達到十九.六%,超越通用汽車皮卡和休旅車的銷售總和,成為全美最暢銷的車款。其中,F系列皮卡總共賣出超過十七.○四萬輛、銷售年增率達到二一.一%。福特Explore在美國三門SUV中型車中賣得最好,銷售年增率達到一倍的成績。另外,福特汽車電動車銷售年增率也有四一%,約占福特當季銷量的二.三%。汽車產業分析師Adam Jonas認為,隨著汽車庫存逐漸拉升,車廠的促銷活動陸續展開,車價有機會降價進而帶動買氣,也能降低通膨壓力。
中國車市仍在清庫存
歐洲汽車銷售量也逐漸回溫,根據歐洲汽車註冊登記數量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歐洲汽車銷售比前兩年成長,但仍低於疫情前二○一九年當時水準。值得關注的是,歐洲電動車銷量比美國市場大,會影響到歐洲汽車銷售表現,以至於歐洲車市回溫,銷售月增率成長幅度有限。中國雖然已經在一月初解封並恢復正常的經濟活動,中國第一季汽車月銷售量仍不理想,車主想換車的意願不高,中國汽車市場從去年十月以後的跌價壓力仍在,而中國的國6B排放標準將從七月上路,車廠的去化庫存壓力仍在,現階段中國車市處於買方市場,影響中國車市銷售表現。這波中國車市跌價,可能要到國6B排放標準實施前後才可能止跌。
據中國車廠統計,第一季全車款只有比亞迪和特斯拉銷售量分別有七七%、二七%的年增率,這兩家車廠主要受惠於電動車銷量成長。其他車廠即使在電動車部分有成長,但其他車款銷售下滑影響,第一季銷量都比去年同期下滑。像一汽大眾銷售年減十二.六%、長安汽車年減六.七%、吉利汽車年減八.四%,這樣的跌幅還不算很大。上汽通用銷售年減三四%、廣汽豐田年減十七.五%、長城汽車年減幅度更達到四一.七%、東風日產年減超過三七%。由此看來,中國車市在疫情解封後還沒全面好轉,需要時間的調整才有機會回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