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不開台積電才是重點!  重新定義台灣及台股的價值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222期      出刊區間:2022/11/18~2022/11/24


巴菲特買進台積電(2330),不僅是台股的大事,更是全球財經界的大新聞,甚至對台海之間的地緣政治,也有一定的影響。

連續幾期的《先探週刊》,不斷提到四○○元以下的台積電,是值得擁有。因為在那一段台積電探底的過程中,不利台積電的消息一件接一件而來,甚至連半導體去台化的言論都傾巢而出。那個時候,我們曾特別提到,全球的半導體個股從三星、英特爾,再到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甚至格芯、中芯半導體等,早已觸底反彈,甚至指向季線以上,相對全球最競爭力的台積電股價反而還在破底,這不合理。因此,反而是中期的買點。

果然,台積電自三七○元反彈而上,且重新回到四○○元以上,慢慢接近四五○元。不料此時,傳出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在第三季以四一億美元,買進台積電ADR,對台股宛如天降甘霖,台積電快速拉升而上,向五○○元挺進。

在此情況之下,可以來沙盤推演,首先,台積電從年初的六八八元,回檔至三七○元止跌而上,三七○元應該就是長線低點。



台積電穩住,台股反攻



再來,台積電是台股最大的權值股,所以當台積電不再破底,尤其巴菲特在低檔開始買進台積電之後,意味著台股的低點已不容易再破。

另外,再思考一個問題,根據市場估算,巴菲特買進台積電的每股成本在四五○元以上,試想股神之所以在此價位買進台積電,所設想的股價目標會有多少?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當然也會有人會說,巴菲特的投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精準,就如此幾年前買進IBM,就不如預期。台積電會不會像IBM一樣?

這個問題,可以從美中對抗談起,尤其二○一八年第二季,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後,美國第一個下手的中國企業就是華為,其中最厲害的一招就是禁止台積電再出貨給華為,以及其他相關企業。

結果可以看到,沒有台積電的華為,就如同沒有牙齒的老虎,最後就每況愈下。

由此便可理解到,未來世界局勢的變動中,誰可以掌握半導體的話語權,至少就站在不敗之地。尤其在這一次的俄烏戰爭中,戰爭型態已完全跳脫傳統,而進入科技戰。

不要忘了,科技戰的核心就在半導體技術。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會進一步祭出晶片法案來對付中國。最重要的先進製程,更是滴水不漏!



得台積電者得天下



再換個角度來看,今天不是由美國掌握了台積電,而是由中國來掌控台積電,那麼美國還有那麼大的底氣,來對抗中國嗎?這就是台積電的重要性及獨特性的所在!故而,幾年前我們就曾多次說過:「得晶圓者,得天下」的主因。

最重要的是,這個世界離不開台積電。可以看一下,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無論是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甚至AMD、Nvidia等全球科技力最強的企業,只要談到先進製程,基本上都離不開台積電;即便是三星、英特爾的能力及競爭力,皆難望其項背,這正是台積電的優勢。

所以,在美國牢牢掌握台積電之下,美中對抗之中,所謂的科技戰,中國就沒有機會。

過去一段時間,很多聲音說到,未來半導體的發展要「去台化」,但這的確很難!

當巴菲特在第三季全球股市進一步重挫之際,大手筆買進,也許還會再加碼!這對台灣而言是「肯定」的一票,這也正是台積電成為台灣護國神山的意義。

面對未來局勢的變化,半導體依然是重中之重,尤其十月七日美國宣布晶片法案之後,會不會對中國興建中的晶圓廠造成問題?如果中國晶圓廠的興建受到延宕或阻礙,也許產銷供應鏈會比預期緊。

再者,蘋果已宣布不再使用中國長江存儲的記憶體,未來美國會不會再宣布,美國企業不得使用中國生產的晶片?這都可能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上,一個值得注意的關鍵。

再者,最近國際新聞上,看到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見面,又有報導指出美中對抗將和緩?但重點是,只要中國擴張的力量不減,侵略台灣的野心不滅,美中對抗的持續,依然是不變的趨勢。

故而從半導體,再到先前一再提到的安控產業,都會造就受惠者。



美中對抗台灣受惠者出線



尤其曾多次提到,已被美國封殺的中國安控大廠─海康威視(002415.SZ),以及大華股份(002236.SZ),股價持續慘跌。其中海康威視由六三.○七人民幣,跌到目前的二六.八人民幣;大華股份也由二六人民幣,跌到十一.五二人民幣。

這種股價的走跌,代表著中國的安控產業未來只能在中國產銷,而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將讓出來,誰能夠填補這個市場,在全球供應鏈中,大概只有台灣業者有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在今年全球陸續解封、實體經濟恢復正常之後,晶睿(3454)終於爆發的主因。

現在有個問題,在安控產業之中,有幾個很重要的零組件,除了半導體、晶片之外,所謂的安控眼睛─鏡頭,可能又成為焦點。

應該可以這樣來說,在全球鏡頭發展上,最先進的國家就是日本及德國。一九七○年之後,日本的鏡頭業者在台中投資,而後歷經多年之後,台灣的中部形成光學業者聚集之地。尤其是二○○○年之後,數位相機快速發展,令台灣的鏡頭業者壯大了產業發展的腳步。而後智慧手機崛起,尤其二○○八年第一支iPhone問世,手機鏡頭更成為台灣的強項,造就了大立光(3008),在二○一七年大漲至六○七五元的天價,成就超過了德國及日本。

而後中國的手機市場也崛起,再加上車用鏡頭也逐漸成為標配之後,中國的鏡頭業者開始被養大,其中規模最大的公司就是舜宇光學(02382.HK),在二○二一年年初,舜宇光學的股價一度攻上二五八港元,不僅創下歷史新高,而且市值還一度超越了大立光,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鏡頭企業。

簡單來說,全球鏡頭產業之中,日本及德國仍是高階鏡頭的龍頭,其次是台灣及中國,而唯有台灣及中國可以大量生產,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蘋果的手機鏡頭基本上大量採用台灣的產品。



大立光谷底回升



問題來了,先前提到的安控產業,或是無人機以及未來的電動車、自駕車,這些涉及大量資料搜集的產業,可能不太會使用中國的鏡頭,那麼這可能是台灣鏡頭再創佳績的關鍵。

更何況,智慧手機景氣基本上已經慘澹兩年,明年可能有自谷底回升機會,故而現在回頭再看台灣的鏡頭產業,也許是相對低點。

以大立光(3008)為例,股價自二○一七年的六○七五元回跌,空頭已走了五年,最低價來到一五二五元,從最高價算起,可說是腰斬再腰斬。

但有幾訊號已經出現了,大立光的年營收已有止跌回升的味道,尤其自七到十月份為止,月營收已連續上升,前三季稅後純益達到一八六.○一億元,與去年一整年相當,EPS為一三九.三七元,意味著獲利也止跌回升。故而大立光股價也自谷底率先突破而上,回到二一○○元以上,這是明顯翻空為多的訊號。

若大立光進一步回到多頭趨勢,回頭可以注意先進光(3362),因為大立光曾參與先進光的私募達二千萬股,持股五.二%,成為先進光的大股東之一,再搭配先進光前三季稅後純益三.七七億元,EPS為二.六六元來看,已創下歷年來佳績,在此情況之下,在大立光開始重新走高後,先進光可能值得注意。

另外,再看到玉晶光(3406)這幾年受到蘋果特別加持,持續表現不錯,雖然最新的蘋果手機iPhone 14銷售不如預期,但前三季玉晶光的稅後純益為二四.二九億元,也超越去年一整年的獲利,EPS為二一.五五元,股價也由二七七.五元反彈而上,基本上也進入中期築底等待反攻。

再看到亞光(3019),雖然獲利可能不如去年,但前三季稅後純益為八.一四億元,EPS為二.九元,相對股價也由一○三.五元回跌而下之後,也進入築底階段。

整個來看,從大立光有機會從谷底回升之下,對鏡頭股而言,出現新的方向指標,連接最密切的先進光,應該是另一個選擇。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