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台積電應該注意的事!  不僅是台灣的,更要成為世界的台積電
  •   
      
作者:黃啟乙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129期      出刊區間:2021/02/05~2021/02/08


得晶圓者,得天下!」,這已是全球共識。過去,不論這個世界是如何看待台灣,但現在卻不得不看重台灣,因為有台積電(2330)所帶領的台灣半導體產業,令這個世界不得不重視台灣。

可以想一想,德國長期以來是如何「親中」!此刻也不得不公開拜託台灣,可否多供應些晶片給德國的汽車工業,否則德國汽車工業將受到相當大的打擊。這正是為什麼台積電股價不斷走揚、市值持續增長的主因。

尤其在未來幾年,還沒有任何一家廠商可以取代台積電,所以德國來拜託了,給點產能;美國在去年更要求台積電去美國設廠投資;最近日本也積極推動台積電去日本。

早先之前,台積電不再為華為代工之後,華為在智慧型手機市場就節節敗退!以去年第四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來看,原本居於第二位的華為,已降為第五,只賣出三二三○萬支手機,遠低於蘋果九○一○萬支、三星七三九○萬支、小米四三三○萬支,以及Oppo的三三八○萬支,更較一九年同期衰退四二.四%。



沒有台積電,華為陷困境



由此可以看出,台積電不再支援華為之後,華為在手機市場已潰不成軍,沒有了台積電,華為的發展恐怕舉步惟艱!

不要忘了,華為這些年已成為中國國力的表徵,卻在美國管制、台積電不再支援之下陷入困境,可以想見台積電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是「得台積電,得天下!」,美國有台積電支持,才可能有效壓抑華為,在美中貿易戰或對抗中居於上風。

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台積電成為全球「請託」的對象及目標之下,台積電似乎有幾件事要注意,尤其是買台積電的投資人。

首先,看到台積電的市值來到六千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排名第十大的企業,這對GDP六千億美元的台灣,這是非常不容易,也代表著台灣蘊藏潛力,尤其這幾年,如果要找半導體相關產業,最完整的產業鏈也都在台灣,台積電的領頭羊角色功不可沒!

最近,外資、內資抑或者分析師,對台積電中、長期發展持續樂觀,不斷提高目標價,有的先看七○○元、八○○元,或者是九○○元,甚至上看千元都有。

可以試算一下,如果台積電股價到八百元,預估市值約八千億美元、九百元就是九千億美元,一旦股價攻抵千元時,市值就會來到一兆美元。



台積電市值可上兆美元?



如果台積電市值真的可以來到一兆美元,此時可以對照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蘋果市值二.二五兆美元,微軟市值一.八一兆美元;至於亞馬遜的市值為一.六八兆美元,Alphabet(Google)的市值也達到一.二兆美元。等於說,台積電的身價,已經可以與上述這四家全世界最厲害、最重要的公司比肩同行。若真的如此,台灣當然會更好!

但也不要忘了,不論是蘋果、微軟、亞馬遜或是Alphabet,都是美國企業,而台積電則是台灣企業,這一點是很大的不同,而且台積電是製造業,跟上述這些企業產業型態也完全不一樣。

這一段時間,全球半導體需求爆倉,嚴重的供不應求,看到連最親中的德國都有求於台積電時,許多國家開始反思,如果這樣繼續下去,整個全球半導體命脈長期掌握在台灣手中,那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國防安全的軍事、政治問題。

因此,包括:美國、歐盟都重新思考,一旦長期依靠台灣,是不是會有後遺症?開始準備自身的晶圓代工及半導體產業。

當然以目前台積電製程的推進速度、能力及競爭力,仍是無人能及!但會不會成為隱憂?的確值得特別思考。



日本的殷鑑不遠



事實上,半導體產業的競賽並不是現在才有,早在一九八○年代就出現,那時候日本的半導體產業實力也一度稱霸全球,超越美國。最後美國下了重手,與日本簽訂了「美日半導體協定」,壓抑了日本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間接促成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壯大。

當時的情況是那樣的:故事可以從一九五○年代說起,美國在韓戰之後,為了遏制共產主義的擴散,開始扶植日本,大規模向日本轉移先進科技技術。

一九五三年,日本東京通信工業公司(Sony的前身)的副社長盛田昭夫,從美國西屋電氣引進了電晶體的技術,生產了第一款電晶體收音機,過去是使用真空管,引發市場的熱賣。

至此之後,日本不斷推進電晶體技術,開始大量運用在收音機、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產品上,不僅體積更小,功能更強,也更便宜,而且還反過來,將這些產品大量賣到美國市場。

一九五九年,美國德州儀器工程師Jack Kilby發明了集成電路,不久之後,也就是一九六一年,日本也研發出第一塊集成電路,正式進入美、日半導體的競賽。

一開始,美國並沒有將日本放在眼裡,只看到日本藉由集成電路技術,生產低價的收音機及其他消費性產品賣到美國。

而美國半導體業的重心,主要以符合軍方的需求為主。在一九六○年代,軍方對美國半導體的需求,就占了一半之多。

而後IBM在一九六二年發明了平面光刻技術,建立了全球第一家電晶體生產、測試、封裝的完整半導體企業。緊接著日本NEC也迅速跟進了。

一九六八年IBM發展出記憶體的DRAM,而後英特爾也推出一K的DRAM,同樣地,日本也跟進了。



八○年代美日半導體大戰



到了一九八○年,是日本半導體大幅崛起的年代,美國主要的業者有三家,分別是:英特爾、德儀以及莫斯泰克;而日本則是NEC、日立及富士通,但就良率來看,日本開始超車美國業者,甚至價格更低。到了一九八二年,日本成為全球最大DRAM生產國,而且帶動DRAM價格下跌,令美國業者幾乎無利可圖,甚至要退出市場,包括英特爾,甚至在一九八四∼八五年,被迫裁員七二○○人,但仍無法扭轉劣勢,相反地,日本業者全面搶攻市場,在1M DRAM市場之中,市場占有率超過九成。

於是,美國政府開始反擊,因為美國認為半導體產業若一再被日本削弱,將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終於在一九八六年,美日簽訂了《美日半導體協定》,並對日本半導體產品課以高關稅,於是日本一九九○年之後,半導體產業逐漸式微,三十多年後換由台灣崛起。

所以,台積電甚至台灣半導體產業,一定要記住歷史教訓,尤其現在,如何融入世界主要是美國,其次日本、歐盟,成為堅定的支持者,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台積電到美國投資設廠是必然的,也許到日本、歐盟的投資,可能也是時勢所趨。簡單來說,台積電不只是台灣的台積電,如果可以成為世界的台積電,那麼市值上兆美元,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聯科在5G取得優勢



回頭來看,除了台積電之外,聯發科(2454)持續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在這一次5G的演進過程中,聯發科搶占了先機,可以與高通平起平坐。這是聯發科重大突破,以目前聯發科市值四百多億美元,對比高通一千八百億美元來看,還有一段不小的空間,但以聯發科的架式來看,也許在未來,與高通市值的差距有進一步縮小的可能。

故而,在短線上,台積電可能先整理一段時間,聯發科的指標性反而有升高之可能。

而第一季是傳統淡季,但去年十二月份的外銷訂單居然可以再創歷史新高,突破六百億美元,來到六○五.五億美元,第一季的情況,似乎淡季效應可能比想像小。

從個股來看,半導體相關的家登(3680)、精測(6510)、精材(3374)等,中長多趨勢沒有改變,而光洋科(1785)在現增進入尾聲之後,股價逐漸進入支撐區,農曆年後的彈升力仍可期待。

再到看愛普(6531),去年在業內、業外的挹注之下,獲利開始揚升,值得注意的是,十二月單月稅後純益已可達到一.一五億元,單月EPS就有一.五五元,這是一個重要訊號,代表今年愛普在本業上有再突破可能,而股價已領先表態!

在此情況之下,在興櫃掛牌兩個月的力積電(6770),已橫向整理了一段時間,去年上半年稅後純益為二○.二五億元,EPS為○.六五元,而下半年營收持續增長之下,也許目前股價的整理,是等待下一輪的攻堅。

另外,勤凱(4760)去年第四季營收來到三.六六億元,比一九年同期成長九三.五%,也創下歷史新高,而前三季EPS為三.○二元,預估去年應有四元以上機會,在被動元件及太陽能營運依然暢旺來看,調整後的勤凱似可以再期待。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