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可以這樣來說,股市是領先指標,這一次武漢肺炎的疫情,不僅重創中國,更蔓延了全球,比二○○三年的SARS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股市雖一度受到影響,但很快地回升而上,多頭趨勢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如果說,股市是領先指標,那麼這一次的疫情,會不會在全球高度關注、恐慌之中逐漸散去?
要了解,股市要漲是用錢堆出來的。正所謂:「人兩腳,錢四腳!」錢的方向,也許就是正確的方向。
尤其中國在疫情蔓延之下,由武漢開始一路「封城」,令市場擔憂,如果情勢惡化下去,供應鏈的斷鏈將造成大傷害。
若以供應鏈來看,蘋果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供應鏈,從上游的半導體到各種元件、零組件,甚至是組裝,基本上都是以中國為生產基地。
在美國歐巴馬總統時代,歐巴馬就曾向賈伯斯提過,是否可以將蘋果的生產線移回美國,賈伯斯的答案是非常困難,因為這不是一家公司的問題,而是一整個供應鏈。
蘋果利空是壓力測試
如今,中國身陷疫情之中,蘋果當然壓力不小,因而在日前宣布,因為武漢疫情影響,供應鏈復工速度不如預期,將令iPhone的全球供貨短缺;再加上中國的直營及經銷通路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產品需求受到不少影響,二○二○年第二季度的財測目標,將可能無法達成。
等於說,市場擔心供應鏈斷鏈的問題,蘋果率先開了第一槍,一旦這一槍打下去之後,沒有令蘋果或股市出現大幅拉回,等於說蘋果的壓力測試已經結束,反而有利股市表現。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全球股市尤其美股能夠維持一定的多頭氣勢,很重要的關鍵在於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微軟、亞馬遜及Alphabet,持續呈現強勁的多頭型態,而且市值仍在一兆美元以上。
一家公司的市值可以超過一兆美元以上,這是個天文數字,而美國的企業之中,不止蘋果一家的市值達到一兆美元以上,而且還有其他三家:微軟、亞馬遜、Alphabet,四家公司的市值可以各超過一兆美元以上,這種國力無人能及!
若以全球國家的GDP來比擬,美國目前的GDP超過二十兆美元,來到二一.二兆美元;中國排名第二,為十四.二兆美元;第三的日本,大約在五兆美元左右。
市值超過一兆美元有四家
以蘋果、微軟市值達一.四兆美元的市值,當成國家的GDP來比擬,可以排在全球第十五大,與西班牙相當,高於墨西哥。
可以想像美國有四家公司的市值富可敵國,所產生的能量也難以想像。
要理解,不論是蘋果、微軟、亞馬遜或是Alphabet,正是全球創新產業的代表,而且是走在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浪頭上。
在市值如此大之下,對未來再創新、再發展,蓄積極大的能力;也就是說,上述這四家市值超過一兆美元的企業,在未來十年,將更有實力以及資源,創造人類更大的創新科技,所以在此大膽預測,未來十年可能又會是人類變化最大的階段,而且是人類歷史上未曾見到的景象。
事實上,全球股市自○八年金融海嘯以來,多頭的行情已超過十年,雖然在這一段時間,也曾出現過不少的利空衝擊,如二○一一年後的歐債危機、英國的脫歐、美中貿易戰,再到武漢肺炎,每一次利空來襲,皆曾對股市及資本市場造成衝擊,但也一次次收復失土,再創高峰,這一次的武漢肺炎也是如此。
所以,進入二○二○年之後,市場有很多人再次預測,多頭是不是到了盡頭?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幾乎每十年都會出現一次市場的多空轉折。
一九七一年,美元脫離金本位,而後在一九七三∼七四年出現第一次石油危機;到了一九七九年,兩伊戰爭導致了第二次石油危機,令一九七○年代全球出現惡性通膨,利率大拉升,甚至在一九八○年美國Fed的利率拉升近二○%。因此,在那個十年中,全球多頭商品是石油及黃金;石油由兩美元大漲至四○多美元一桶;黃金由二十美元左右,大漲到四六○美元一盎司,出現數十倍的漲幅。
進入一九八○年代,黃金、石油光彩不再;取而代之是日本,包括日本的房地產、股市及日圓,尤其在一九八五年「廣場協議」之後,日圓二六六兌一美元,一路升值到一九九二年的七九.五日圓兌一美元;日本日經指數飆升至近四萬點,當時日本股市的市值不僅超過美國,成為最大市場,而且市值也超過全球股市市值的一半。再加上,日本地產價格也是世界之最。
所以,不論是一九七○年代的石油、黃金、一九八○年代的日本,在價格飆升之後,進入泡沫化,進行長期調整。
這一次營造股市泡沫?
此後開始,這個世界只要一個泡沫爆發之後,就會產生另一個泡沫來取代。
故而九○年代之後,科技產業的崛起,網路泡沫隨之而來,到了二○○○年,網路泡沫化;不久,美國又醞釀另一個泡沫|房地產;○八年次貸危機,美國的房地產又泡沫化了;緊接著股市成為目標。
從○八年迄今,全球股市基本上是不斷創歷史新高(主要國家中,只剩下台股、日本股市尚未突破九○年歷史高點),因此,如果這個世界會產生另一個大泡沫,很多人都認為就在股市。
當然這一次引領股市多頭的指標,就是先前提到的四家市值超過一兆美元的企業。因而,就要思考:這幾家公司會不會是超級大泡沫?
根據美股的資料,所謂的FAAMG,也就是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再加上FB(市值超過六千億美元),這五家的市值,在二○一○年的S&P 500指數中,所占的市值比重才七%左右,但到目前,已上升至十七%。
再從獲利角度來看,十年前的科技相關類股,占S&P 500指數的獲利比重,大約在二七%左右;如今已來到四一%,反應過去十年,美國的結構之中,科技股獲利比重大增,成為多頭中流砥柱。
製造業才有景氣循環
重點來了,過去全球股市能夠稱王、稱霸,基本上都是製造業,如六、七○年代的美股龍頭是埃克林美孚石油、IBM、通用汽車等。
而引領日股大漲是金融、地產;但這一次美股掛帥的公司,不論是蘋果、微軟、亞馬遜、FB,甚至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都不是製造業。
要了解,只要是製造業,都有明顯景氣循環,但進入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FB的世界,都是以創意、人類的腦力結合起來,所創造出來的企業,很難被取代,尤其更不能以「殺價」就可以搶市場。而這正是美國的優勢不同於中國的地方。
更何況,先前特別提到,當全球在四家公司的市值超過一兆美元,更有實力去創造人類的創新,相信未來五∼十年,這個世界的發展可能是更不同,也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大、最快的年代。
面對這一次疫情,在這個階段似乎還在發展,但股市卻走自己的路。對台灣而言,就如同這一、兩年不斷提到的,會愈來愈有利,因為美國的科技發展上一定會與台灣有關,甚至可以注意必須與台灣有關,這是看好台灣最大的理由。
美中持續對抗,貿易戰、科技戰也進行之中,這一次中國供應鏈的斷鏈,對可以取代中國的產業,也許會因此更崛起。
自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後,美國針對的中國企業,除了華為之外,就是安控產業的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在去年,晶睿
(3454)已經開始準備搶攻海康威視及大華股份在歐、美的市場,經過一年多的調整,似乎又要捲土重來了!
晶睿股價谷底翻升
以去年來看,在產品線持續調整,以及歐美企業測試台灣安控產業的「轉單能力」,所以令晶睿的毛利率及營益率也受到影響,但以全年的營收來看,晶睿創下五.七三億元的營收,不僅比前一年度成長二五.六%,也創下歷史新高;而前三季稅前純益為二.六四億元,EPS為三.○四元;換言之,全年EPS或超過四元以上,與前一年度相當。
最近,晶睿董事長陳文昌對外表示,對今年晶睿的發展可以保持樂觀態度,二月份營收有機會再突破,優於元月,今年有機會再拚營收新高,股價經過半年以上調整之後,再放量站到季線以上,這似乎是中期趨勢轉強訊號,也許股價還會再測試一次季線支撐,逢低可以注意。
另外,曾提到的高殖利率股|華研(8446),基本上低檔支撐已成形,一旦可以重新回到一二○元以上,有利於多頭攻擊。
再看到精誠
(6214),型態上亦為強勢整理,尤其去年前三季EPS為三.七四元,全年EPS應有機會超過五元以上,創近年來新高,這對本益比的提升也應該有正面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