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生技醫療新趨勢─跨界 
  •   
      
作者:徐玉君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050期      出刊區間:2019/08/02~2019/08/08


儘管,上周生醫族群受到輝瑞(PFE.US)切割旗下學名藥事業部與美國最大學名藥廠邁蘭(MYL.US)合併,為台灣的學名藥產業投下震撼彈(詳見〈焦點議題〉一文),導致諸多人氣股重挫;不過,生技產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還是處於創新成長期,因此,從今年的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來看看全球的發展趨勢,對投資才有見微知著的效果。



生技展創下二千次媒合紀錄



今年的亞洲生技大會於上周閉幕,總計吸引了全球二十五個國家、超過一五○○位參與國際論壇,而最具商業價值的全球BIO一對一商機媒合平台(One-on-One Partnering)更創下達成二○○○場次的媒合紀錄,比去年硬是增加了四倍,顯見台灣生醫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研發能量。

尤其「亞洲生技論壇」深度探討的多項議題讓筆者印象深刻,包括精準醫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蛋白質藥物、人工智慧應用、智慧醫院、數位醫療、跨國合作與跨國投資、生技創新與投資等等。而展場部分則特別設立智慧醫療展區,包括新光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泰醫院、台中與高雄榮民總醫院等均參展,展出精準醫療、遠距、智慧醫院等特色,甚至首次在周末與免疫醫學會、癌症醫學會、胰臟醫學會、細胞醫療協會、精準醫學學會等各大醫學會舉辦醫學研討會及會後參訪團,期能強化產業與醫界合作的機會。另一主力參訪團則是金融投資參訪團,今年分別拜訪了瑞磁(ABC-KY)(6598)、奎克、訊聯(1784)、路迦、台康生技(6589)、再生緣等,期望藉參訪更了解台灣的生技公司,發掘投資新星。

統合筆者參加的論壇內容(當然不是全面的,筆者只有一人),生技產業的發展仰賴的是政策、法規以及資金,過去生技產業著重在個別研發,也就是新藥的研發,不過隨著全球精準醫療的趨勢,「跨領域、跨文化、跨國際」的生技醫療產業趨勢已應運而生;今年甫成立滿一周年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特別在今年的亞洲生技大會與日本湘南健康創新園區、以及與國際大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ZN.US)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爭取國際合作機會以及拉近與國際市場的距離,顯然未來生醫產業的發展,不管是人才、研發、技術、市場都將以「跨界」為主軸。



跨界整合人才培育甚為重要



就像全球BIO總裁Greenwood強調的,他看到了台灣生物科技、半導體、健保數據庫領先全球的能量,以及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政忠說的,台灣已經建立非常完整的資通訊產業,以及建立完整的健保資料庫,現在已有能力把這些技術整合到生物科技當中,讓未來有更多創新的可能性。

此外,今年生技論壇中的另一個亮點是大數據的應用,國際知名CRO公司Syneos Health(SYNH.US)的腫瘤與血液學臨床開發副總David Fuller強調,癌症的臨床醫療決策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必須即時考慮多樣參數,若能適當運用大數據分析,就能加速癌症新療法的開發。他說,雖然目前癌症相關臨床試驗的數量增加飛快,但也只有三∼五%的癌症患者有機會參與臨床試驗,造成這些新療法的臨床試驗乍看之下好像十分有效,但有大多數的人其實沒有參與臨床試驗,反而降低了這些臨床試驗的可信度。

因此,David Fuller強調,「大數據是一大解方」,如果能達到資訊共享、運用機器學習,就能將臨床數據運用得宜,並經由數據訓練出更好的模型,有機會在未來讓大數據推進癌症新療法的誕生。



精準醫療需整合四個面向



回到全球生技發展趨勢|精準醫療,這次由台灣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產業協會(PMMD)、經濟部工業局、生技中心、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辦的精準醫學論壇,分享了精準醫學趨勢以及臨床應用。尤其癌症用藥的進展,當中最重要的影響是生物標記(Biomarker)的發現,至一六年,癌症的治療已經發現十九種生物標記,可以針對不同類別的癌症做使用,也使得癌症治療更有機會實現個人化醫療。而在此之前,必須先整合四個面向,首先是先進的基因定序工具(如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再來是有效的標靶,第三則是利用真實世界的數據(美FDA目前在新藥審查上列為相當重要的臨床依據)跟市場其他工具的整合,最後則需要適合的規範與臨床試驗來佐證這樣的療效。

只不過,在精準醫療趨勢下,目前藥物研發關注的基因治療都聚焦在藥物基因體學上,不過,安進(AMGN.US)藥物研發部主任Yingli Ma認為,藥物開發的其他機制也很重要,包含代謝學、蛋白質學、微生物體學等,若能整合所有體學,將可以治療更多不同疾病。

整合上述趨勢,台灣的新藥研發能量持續蓄積,包括寶齡富錦(1760)、中裕(4170)、太景KY(4157)、智擎(4162)、藥華藥(6446)、順藥(6535)都已陸續取得藥證;而包括基亞(3176)、東洋(4105)、台微體(4152)、浩鼎(4174)、亞獅康KY(6497)、景凱(6549)、心悅(6575)、博錸(6572)、逸達(6576)、台康生技等都有國際授權,營運模式逐步朝國際新藥研發模式邁進,可持續關注。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