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大落跑 近尾聲了嗎?  全球機構法人拉高投資警戒線 科技權值股成提款機
  •   
      
作者:林麗雪     文章出處:先探雜誌   2041期      出刊區間:2019/05/31~2019/06/05

美中貿易戰正往最壞、甚至無可挽回的地步發展,龐大外資也不敢賭一把,五月資金大落跑,科技股投資部位大降,恐怕是外資長線持股鬆動的警訊!


美國全面封殺華為,全球機構法人也拉高投資警戒線,科技股多單賣壓傾巢而出,五月以來至二十八日止,外資賣超台股達一三七○.八二億元,今年來在台建立的部位幾乎盡吐,這波外資撤出,究竟是剛開始?還是將近尾聲?



最壞情況華為訂單歸零



儘管美國商務部給予華為九○天的寬限期,以支持現有華為手機及網路設備用戶能夠繼續運作,但美國封殺華為的背後,在外資機構法人看來,顯示的其實是美中貿易爭端正往最壞、甚至無可挽回的地步發展,對於下半年的科技及經濟發展前景,機構法人都傾向以最保守的情境估算,不敢有太過樂觀的預期。

一直以來,花旗證券對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正面看待,並認為第二季起就可望逐步回復常軌,但美國對華為的禁令一出,牽連甚廣,花旗隨之調降半導體及電子應用兩大產業至中立,建議投資人下半年投資務必謹慎再謹慎。

理由無他,美中貿易戰的不可預測及高度不確定性,已讓外資寧願以最保守的投資策略進行調整,「下半年的科技股投資,會先將華為下半年的訂單直接歸零計算,再去重新評價科技股的投資價位」,有外資私底下如此說。

匯豐證券最新策略報告即針對華為事件提出三假設,一是華為將淡出手機和設備市場,不利於現有台廠供應鏈;二是華為啟動大量囤貨,但這將壓抑明年的拉貨;三是華為採取積極的國產化策略,不管是哪一個情境假設,都對相關的台廠供應鏈帶來衝擊。匯豐預期,最壞的情境就是台灣供應鏈明年沒有華為收入,估算相關供應鏈包括台積電(2330)、台達電(2308)、聯發科(2454)、日月光投控(3711)、臻鼎KY(4958)、頎邦(6147)、穩懋(3105)、全新(2455)、京元電(2449)等廠商,來年的獲利下滑幅度直接少掉一成,對供應鏈的衝擊不可謂不小。

年初以來,全球股市乃至於台股的大漲,其實建構在美中貿易戰能有轉圜的情境下,且一直以來,市場及投資人對於美中貿易戰的情境模擬,也普遍認為往最壞情境發展、甚至談判破裂的機率極低,但這次美國對華為的禁令一出,機構法人都不敢再低估最壞情境發生的可能性。



連鎖負面效應隨之展開



已有分析估算,美國的禁令衝擊下,華為手機的銷售量將銳減二至三成左右,約至少減少了六千萬支的手機出貨。據統計,二○一八年華為在全球的手機出貨量約為二億支,市場原預估今年華為出貨量將達二.二億到二.六億支左右,然華為的禁令一出,三星證券將華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下修至一.六五億支,瑞信也直言,若制裁持續,到了二○二○年,華為智慧手機的出貨量將較今年減少達一億支,幾乎等同於腰斬。

雖然包括惠譽及日商大和產研等多家機構都認為,三星將會是華為事件的受惠者,但短期內,預估全球智慧手機需求將因消費信心受挫而放緩,就連蘋果都將因為中國銷售下滑而跟著受創。

外資指出,華為供應鏈有可能在八月寬限期之後斷鏈,短期雖將帶動其對半導體零組件加碼採購,並可能部分抵銷掉產業庫存過高的問題,但這種提前透支的假性需求,恐怕對於供應鏈未來營運的穩定性不利,要留意的是,華為拉貨之後,是否能夠全部轉為實質的終端銷售,將是未來需要面對的問題,若七、八月貿易爭端持續升級並影響終端需求下,下半年科技產業恐怕旺季不旺,對於供應鏈的反撲力道也會是大的。

儘管短期對某些科技廠並沒有直接的營運衝擊產生,甚至可能因為華為的囤貨而上揚,但外資更擔心的是,全球主要國家封鎖華為的效應,將使得未來企業端的資本支出減少,消費端的需求減弱也可能迫使企業調降獲利或減少投資,造成產業發展的惡性循環,並延後5G建置及其他新應用的發展,連鎖產生的負面效應,才是最不利的地方。

也因此,在台外資一連幾天,對半導體及科技產業投資態度快速由多轉空,造成科技股的閃崩,過去十個交易日,外資在台積電(2330)狠賣了十五萬餘張,拖累台積電波段大跌十四.八%;鴻海(2317)則大賣近十三萬餘張,波段跌幅達二六.八五%;鏡頭廠大立光(3008)外資出脫逾千張,波段跌幅高達二七%,科技權值股修正都相當慘烈。



留意長線外資持續鬆動



總計,五月份以來,外資一口氣賣超台股一三七○億元,今年來在台股建立的投資部位已回吐近九成,在台投資水位大為下降。從過去重大事件衝擊、外資在台股每一波段的修正觀察,外資連續性的賣超台股,約莫四至六周就會宣告結束,之後會出現短線外資進場搶反彈,但長線外資幾乎賣超之後,短線不會回籠,除非基本面出現明顯轉變。

若對比去年底美中爆發貿易戰之後外資的賣超動作來看,這次美國劍指華為而來,有外資就直言,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已和系統性風險無異,外資短線賣超雖接近滿足點,但若華為制裁禁令未見解除,外資恐怕還將賣不停。

事實上,若仔細觀察,從去年初以來,外資在台股高檔之際,已陸續出現高檔落跑跡象,若華為事件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往不利情勢發展,那麼,投資人仍有必要留意,長線外資資金進一步鬆動並撤出台股的可能,而不同於以往,這次的風暴中心在科技領域,這更是外資投資台股的重中之重,外資撤出的力道更不容小覷。

大部位的外資由多轉空、並偏保守操作下,行情要V型反轉向上,靠的只能是美中貿易戰出現轉機,惟短線能見度及不確定高的情況下,外資普遍建議,靜待華為事件明朗後,再介入相關供應鏈投資不遲,大和調研也直言,科技權值股大幅修正後,雖已到可以慢慢布局時間點,但因訂單下修的趨勢才剛開始,建議仍不用太過積極進場,若進場投資,也宜善設停利停損點,隨時做好風險控管,恐怕才是因應美中貿易風暴最好的投資策略。

  財金影音

更多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
2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