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舉凡偉大的企業幾乎很少將子公司分割掛牌上市!因為資源的集中,一旦作出有效運用之後,將創造更大績效。
更重要的是,當企業資源集中,創造更大市值之後,等於在市場「籌資」成本更低,只要進入正向循環,市值就會愈來愈大,影響力也會愈來愈深!
也許這樣說有些空泛!可以舉近年來,全球市值最大的尖牙股來分析。
不論是亞馬遜、Google、或是FB,這些公司的崛起,一開始是由虛擬網路世界而來,而後在市值不斷擴大之後,就開始用市值的優勢進行收購,彌補本身所缺的業務。
例如FB,雖然已是全球的社交平台,但近年來面臨了個資外洩的利空,再加上年輕人使用臉書的比例也下降許多。
但FB早先即收購instagram,也就是俗稱的IG,年輕人大量使用IG,令FB穩居社交軟體的龍頭,而且更早之前FB也將WhatsApp納為旗下,營運的觸角更為深廣。
市值愈大,擴張力愈強
至於Google,也在幾年前收購了影音平台Youtube,在此之前,Youtube在網路市場相當知名,但沒有太強的獲利模式,最後被Google收購之後,放在Google的平台上,創造了極大的廣告效益,成為Google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發揮一加一大於一的效果。
再看到亞馬遜,在近期尖牙股回檔調整之際,市值反而成為最大的企業。亞馬遜從網購起家,而後切入雲端服務業務,在市值不斷膨脹之後,也開始從虛擬通路走進實體通路,在二○一七年以一三七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當時亞馬遜的市值約五千億美元,以一三七億美元收購全食超市,可說是輕而易舉,也令該公司創造了一定收益。
因此,過去幾年,我們不斷提到一個觀點,如果一個企業要成為世界級企業,一定要有世界級的市值。一如台積電
(2330),市值一度來到二千多億美元,甚至還曾超過英特爾,也因為台積電有這種市值,才會有實力將半導體製程不斷前進,反觀其他業者,如果沒有這種市值,在半導體製程的競賽之中,已經遠遠追不上台積電了。
所以,未來的世界競賽之中,市值是很重要的武器,原本在台灣,也期待鴻海集團可以繼台積電之後,成為具有世界級市值的公司。
但到目前為止,鴻海市值剩下三百億美元,在台灣股市之中,排名也降到第三,次於台積電、台塑化
(6505),高於中華電
(2412)。
台達電不斷整合資源
當然鴻海市值降到三百億美元,與近年來蘋果概念股走弱有關,但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鴻海集團近一年來不斷切割旗下業務,再分割上市,尤其去年更將最重要的業務部門分割出去,成立工業富聯(FII),在中國股市上市,結果一上市之後,不僅股價表現不如預期,也令在台灣鴻海的股價,一路向下探底!市值也隨之萎縮。
台達電
(2308)則採取完全不同模式,十多年來也曾將子公司切割,到香港上市,甚至在泰國也有泰達電,但不久之後,台達電全資回收在香港掛牌的子公司,去年也重新買回泰達電。可以看出,台達電不再從事資本市場的操作,反而將資源不斷集中在台達電,所以,在去年我們就多次提到,台達電在未來的發展,可以特別期待。
進入二○一九年之後,一開始,股市曾因美股連續重挫,令亞洲股市、甚至台股,皆面臨了一定的考驗,但台達電一開始先展現抗跌力,而後就放量拉升,一路大漲攻過一四五元上下,創近一年來新高,也令市值上升至一二○億美元左右,在台股之中排名第十五大。
在台股前十五大公司之中,如果再細分,屬於電子科技集團的公司,計有:台積電、鴻海、大立光
(3008),再來就是台達電。
也就是說,市值上常提到電子三大權值股,分別是台積電、鴻海及大立光,但台達電已爬上來了!
這些年,台達電也進行內部架構的整合,因為台達電目前有三十多個業務部門,過去難免有資源浪費的情況,於是該公司重新進行整合,建立一個資源共同的平台,只要平台有效整合,減少浪費,自然就會令獲利增長,這將是台達電一個重要的轉變。
除此之外,面對未來產業的發展,台達電在電動車領域上也有相當成績,早先之前,已是Tesla的供應鏈,而近年來,全球各大車廠全力向電動車進軍之下,恰好是台達電的強項,可以預想得到,在電動車的產業上,甚至不斷擴大的車用電子方面,台達電的競爭力正開始起飛。故而近期台達電股價的上攻,就已開始反應了。
台達電的兩個強項
再者,台達電一直以來,在安控產業也有一定的著墨。但在二○一七年,台達電開始發現到,安控產業進入新的成長領域,當時還沒有所謂的「美中貿易戰」,於是宣布以每股九七元收購台灣安控龍頭─晶睿
(3454),當時就取得三五%股權。
當時對晶睿有興趣的公司不只有台達電,據了解,還有研華
(2395),但研華還來不及出手,就已被台達電先馳得點。
一年多過去了,台達電仍在市場上公開買進晶睿,對晶睿持股由三五%一路增加,迄今已超過五成以上,不排除有持續增加持股的可能。
如今,在美中貿易戰之下,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及其盟友,除了宣布禁用華為5G的相關產品、設備之外,所謂的安控產業也宣布禁用中國的海康威視及大華股份的相關產品。
於是乎,給了台灣安控產業一個大機會,尤其可以看到,不論是晶睿或是彩富
(5489),甚至欣普羅(6560)等安控業者,對今年的業績皆採正面且樂觀的態度,預計在農曆年之後,所謂的「轉單」效應將愈來愈明顯。
一定要了解到,過去幾年,中國海康威視及大華股份以其價格優勢,打進全球安控市場,市占率也拉高到三成以上,單是海康威視在去年前三季的營收,就超過一千七百億新台幣以上;而去年晶睿一整年的營收為五二.三億新台幣,可以試想一下,一旦海康威視及大華股份把市場讓出一些份額,單是晶睿一年會增加多少業績?
因此,進入二○一九年,將是台灣安控產業重新出發的一年,而且先前股價也調整了三∼四年之久,一旦產業成長進一步啟動,中、長線的趨勢就將進入大成長期了。
台灣安控業今年大有機會
不僅是晶睿,彩富也將隨之成長,單是去年前三季EPS就有二.一六元,已超過前一年度一整年的一.七一元。換言之,二○一七年是獲利最低的一年,從去年開始彩富的獲利已經開始回升了,而今年可望更上一層樓。
在線型上,股價長期在三五元上下整理了一年以上,短線上一度放量拉升至四四.八五元而拉回,在拉回的此時,也許又是一次介入的機會。
再者,主攻安控軟體的欣普羅,在去年也開始有好成績,前三季EPS為二.八三元,而第四季營收也明顯成長,或許去年EPS有機會創下不錯成績。
技術面上,欣普羅的底型已相當完整,一旦再放量突破,下一個目標若再突破年線,也許又是另一個漲升行情的開始。
另外,在談論台達電之時,有提到車用電子,要了解,未來汽車產業發展上,車用電子的比重將愈拉愈高,一旦電子產品的比重拉高之後,所謂的「散熱」更成為重中之重!
而且,一直以來,汽車對散熱的要求就非常高,從引擎水箱開始,再到車內空調、車椅的風扇,再來就是車用電子的散熱,其中元山
(6275)就是從散熱起家,從最早的風扇,到PC、NB風扇,一路發展下來,已正式由車椅風扇(已得到歐洲汽車大廠的認證及使用),再到車用電子風扇。
今年元山即將再起
但過去元山有一個包袱,那就是轉投資中國尚朋堂,在連年虧損之下,也拖累了元山的獲利。就在去年,元山決定壯士斷腕,將中國尚朋堂處理掉,並提列了虧損,經過去年的調整之後,可以看到一個特別現象,元山雖然已經沒有認列中國尚朋堂的營收,但元山營收卻出現新的成長趨勢,尤其去年第四季,是元山歷年來最淡的一季,十、十一月份的營收,分別是:二.二四億元,以及二.三六億元,較前一年度同期成長三七.八%及三九%。代表元山在結構調整之後,車用散熱部門正進入成長期。
簡單來說,元山在去年因打掉中國尚朋堂,提列了不少虧損,這是一次性的!進入二○一九年之後,元山重新出發,如果一切順利,今年的業績及獲利可能是過去十多年來,最好的一年!再加上,元山打掉尚朋堂,而原有的廠房也正準備出售,這將是元山另一個業外收益。
整個來看,元山最低潮已經過去了!更重要的是股價在長期低檔,而且是短、中期移動平均線,包括了五日線、十日線、二○日線以及季線,正集結在十五.三元左右,這似乎是重新開始的起漲訊號,頗值得注意。
再看到5G題材也持續發酵之中。其實最近在香港股市之中,也看到類似的情況,擁有5G的中國鐵塔(00788.HK),股價企圖向上突破創新高。另一檔京信通信(02342.HK),近期也異軍突起,回應了5G題材。
中國鐵塔是由中國三大電訊公司─中國移動、中聯通以及中國電訊所投資的公司,主要業務為電信基地台的建設,尤其未來中國5G的基地台,主要就是由中國鐵塔來布局,近期以來,股價由一港元以下一路上攻至一.五八港元。
而京信通信主要是生產基地台的天線產品,股價在去年十月大約在一港元左右,如今也漲到一.六八港元,成為市場強勢股。
看到京信通信的強勢上攻,對照台股而言,與昇達科
(3491)的產品內容比較類似,以目前來看,因為美中貿易戰之故,京信通信只能供應中國市場所需,而昇達科不僅有歐美國際市場,又有中國客戶,皆可受惠,反而在趨勢上更可以期待。除了昇達科之外,該公司轉投資公司芮特KY(6514)亦具有5G題材,前三季EPS為二.○七元,股價經過長期整理之後,各條均線也集結在三八元上下,也許是另一個漲升的訊號。